深圳资本市场“十四五”时期表现 - 深圳企业“十四五”时期直接融资规模约2.8万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增长超50%,融资规模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 [1] - 深圳辖区创业板和科创板IPO企业数量占同期深圳IPO企业家数逾八成,创业板与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超200家,在辖区上市公司中占比过半 [1] - 深圳企业累计实现交易所债券融资(含ABS)超2.4万亿元,公募REITs“首发+扩募”累计募资规模合计327.26亿元,稳居全国前列 [2] 多元化融资渠道与资本生态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深圳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497家次,涉及金额超900亿元 [2] - 截至2025年9月底,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规模近1.37万亿元,投资中小企业1.38万个、高新技术企业1.11万个、种子期和起步期企业近万个 [2] - 形成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通过并购重组、债券创新、私募创投等多元渠道协同发力 [2] 上市公司质量与贡献 - 截至目前,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424家,较2020年末增长约35%,总市值超11万亿元,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3] - 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20万亿元、净利润4577.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6%、3.98% [3] - “十四五”期间,深圳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总额近9900亿元,累计分红金额远超同期股权融资额,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近五年累计贡献税费超2万亿元,员工规模超400万人 [3] 行业机构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表现 - 科技金融领域:深圳证券公司保荐科创板、创业板企业项目近300家,承销科创债超5000亿元;公募基金发行科技主题基金超800亿元 [3] - 绿色金融领域:深圳证券公司承销、管理绿色债(含ABS)超2000亿元,居全国第一;111家辖区机构披露环境信息 [3] - 普惠金融领域:截至2025年10月底,深圳期货公司服务产业客户超2万户,交易额超100万亿元;累计为616家企业提供套保服务,金额8.47万亿元;开展“保险+期货”项目814单,金额达276.54亿元 [4] - 养老金融领域:截至2025年10月底,深圳公募基金管理各类养老金超2万亿元,全国占比排名第二,58只产品被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规模合计超560亿元 [4] - 数字金融领域:深圳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第一批9个项目已转常态化运营、2个纳入证监会专项试点,53个项目申请第二批创新试点 [4] “十五五”期间重点发展方向 - 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5]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深化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5]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上市公司聚焦主业、提升治理规范性和投资价值,引导行业机构丰富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供给 [5] - 强化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全面做好各类监管,强化风险处置央地合力,依法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打造立体有机的投资者保护体系 [6]
资本市场助推深圳打造产业金融中心
中国证券报·2025-11-19 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