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销量100万台:老实人何小鹏,搞AI比李想更激进
36氪·2025-11-19 10:09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提出到2030年机器人年销量突破100万台的量产预期,并判断机器人市场潜力将远超汽车本身[1] - 公司确立"AI驱动"战略,目标是从"软件定义汽车"升级到"AI定义汽车",并致力于成为"物理AI"领域的领先者[2][3] - 公司试图从产品公司转型为平台与生态公司,围绕第二代VLA大模型构建跨汽车、Robotax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硬件生态系统[11][1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布局AI和具身智能时间早于多数同行,2020年成立"鹏行智能"进军机器人领域,2021年宣布Robotaxi业务[2] - 公司展示三大技术底座:图灵AI芯片、AI鹰眼视觉方案、AI体系架构,并发布初代AI机器人IRON、飞行汽车等产品[2] - 公司第二代VLA大模型弱化语言模型转化,追求端到端的纯视觉路线,在20公里复杂小路测试中仅接管1次,优于特斯拉FSD的5次[10] - 全新一代IRON机器人拥有82个自由度,较第一代62个自由度多出20个,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规模化量产,预计成本约3万美元[13][15] 资本市场表现与行业对标 - 公司因Robotaxi、机器人等新业务利好消息,港股股价一度涨近6%,美股盘前涨幅超5%,随后美股大涨16%,市值攀升至249亿美元,超越理想和蔚来[1][5] - 公司被市场视为对标特斯拉,业务蓝图沿汽车、Robotaxi、机器人及飞行汽车路径拓展,并在飞行汽车理念上领先特斯拉一步[6][7][9] - 理想汽车在AI领域布局紧密,年研发投入超100亿人民币,近一半投向AI,但VLA远程召唤功能因技术问题暂停推送[4] 商业化挑战与竞争环境 - IRON机器人目标场景限于"导览+导购+导巡",明确不适用于工厂打螺丝或复杂家务场景,因灵巧手寿命距商业可用尚有距离[13] - 公司机器人面临激烈价格竞争,国内宇树科技Unitree R1起售价3.99万元人民币,松延动力小布米降至9998元人民币,而IRON成本预计达几十万人民币[15] - Robotaxi赛道已有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深耕数年,小马智行拥有720辆无人车,但其负责人称需1万台车才能支撑商业模式[20] - VLA技术路线面临行业争议,华为车BU和博世智驾负责人均质疑其落地可行性,公司通过跳过"语言"环节实现VA端到端突破,称将自动驾驶升级换代"提前近两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