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供需格局 - 过去几年行业产能大幅扩张,从2020年的433万吨增至2024年的69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56% [2] - 2025年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叠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市场供需失衡,竞争加剧 [2] - 10月欧盟新增PFAS限制条款,要求己内酰胺残留溶剂含量低于0.001ppm,标准较中国国标严格50倍,导致部分计划出口产品回流国内,加剧供需错配 [3] 产品价格走势 - 己内酰胺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截至11月3日成交重心跌至8050元/吨,创年内新低及2021年以来低位,较年初高位11225元下跌约28% [1] - 2025年市场呈现“高位开局、持续下行”特征,2月中旬触及年内最高点11225元后,因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开启漫长下行通道 [2] - 尽管11月6日龙头企业华鲁恒升将报价上调至8150元,但该价格仅为年初高点的72.6%,短期上涨难改长期下行趋势 [3] 产业链盈利状况 - 价格低迷导致全产业链盈利困难,下半年行业亏损幅度加重,9至10月单吨亏损阶段性达到600元以上 [4] - 11月13日当周产业链产品全线亏损:己内酰胺装置周度毛利为-21元,上游环己酮周度毛利为-760元,下游尼龙6切片周度毛利为-35元,锦纶长丝周度利润低至-300元 [4] 企业自救措施 - 面对行业困局,企业从10月起主动控制装置负荷、制定检修计划以收缩供应,市场供需差转为负值,行业进入去库通道 [5] - 聚合工厂企业表示将实施20%减产计划,多家龙头企业于11月中旬起通过调整装置负荷等方式落实减产 [1][6] - 减产措施效果显现,己内酰胺周度产量从11月13日当周的13.01万吨预计降至11月17日当周的12.8万吨,供需差为-0.78万吨,供小于求格局巩固,华东地区现货价格已涨至8230元 [6]
己内酰胺价格跌至四年新低
中国化工报·2025-11-19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