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emini3发布后哈萨比斯首发声:谷歌重回第一阵营,但AI确实有泡沫
36氪·2025-11-19 11:06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公司发布旗舰AI模型Gemini 3 Pro,被业界视为其在经历Bard失败和追赶阶段后,重新夺回技术与产品领先地位的里程碑[1] - 新模型的核心定位是“超级工具”而非情感伴侣,旨在帮助用户高效完成日常任务,提升生产力,其价值更接近初代谷歌搜索的核心价值——效率[11] - 公司正将Gemini 3快速推向搜索、Gmail、Workspace、Maps、YouTube、Android等拥有数十亿用户的产品中,以重塑竞争壁垒[1][13] 技术能力与突破 - 在多步推理能力上实现突破,新模型能可靠地完成10到15步的连贯推理任务,例如复杂税务规划或对拥有数百万行代码的系统进行全面调试,而前代模型常在5、6步时出现错误[6] - 新模型具备大规模生成全新交互界面的能力,可根据用户自然语言提示实时生成可操作的定制化软件组件,如投资组合仪表盘,标志着从“回答问题”向“构建体验”的跃迁[4][7] - 在编码能力上投入巨大,尤其在前端与“氛围编码”方面,能根据自然语言提示生成功能完整、设计优美的用户界面代码[7] - 在被称为“人类终极考试”的跨学科博士级难题集上,Gemini 3得分从Gemini 2.5 Pro的21.6%提升至37.5%,在所有公开基准测试中均大幅超越前代[5] 市场竞争与战略优势 - 公司认为其在AI竞赛中的全栈优势是关键,包括在定制化TPU芯片上的效率优势、规模化分发能力以及将AI模型深度整合进数十亿用户产品的网络效应,这些构成了无法逾越的护城河[13] - 公司对当前进步速度表示满意,并强调从未失去研究领先地位,当前是产品落地终于跟上研究步伐[13] - 针对规模定律与回报递减的争论,公司认为虽然性能提升的边际效益不如早期呈指数级增长,但新模型带来的实用性增量和可靠性提升仍远高于边际成本,规模定律依然有效[13] 行业发展与公司前景 - 公司判断通用人工智能仍需5至10年及1至2次重大研究突破,Gemini 3的发布完全符合预期发展轨迹,并未改变这一时间表[2][8] - 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仍需在一致性、推理深度、记忆机制以及物理世界建模上取得关键突破,特别是需要从“系统1思维”解锁“系统2思维”[9] - 对于AI泡沫,公司认为部分领域(如无实际产品的高估值初创公司)确实存在泡沫,但公司同时拥有搜索、Workspace、云TPU等短期变现能力,以及在机器人、游戏、药物发现等长期万亿级新赛道上的布局,使其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将胜出[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