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戏UGC“小赛道”有多香?一个平台日活3300万,单月创收破2000万元,腾讯、米哈游抢着布局
搜狐财经·2025-11-19 11:38

行业趋势:大厂布局与UGC赛道升温 - 腾讯等头部厂商开始涉足游戏UGC领域,其《和平精英》的UGC平台绿洲启元日活跃用户数突破3300万 [1] - 平台头部创作小团队单月创收突破2000万元,远超2025年上半年“头部单玩法”单月500万元流水的成绩 [1] - 米哈游、鹰角网络等头部企业在BOSS直聘平台高薪招聘“游戏UGC策划”岗位,显示厂商正扎堆布局该领域 [1] UGC赛道现状与增长潜力 - 当前UGC赛道市场规模显著小于App赛道,甚至不及PC游戏与独立游戏赛道,导致许多纯粹商业收益导向的企业未给予足够重视 [3] - 该赛道具备无需投入买量成本、规避发行环节压力的核心优势,并精准契合行业发展红利 [3] - 国内高DAU游戏的整体市场规模已突破3亿元量级,头部产品陆续开放UGC生态,构成潜力广阔的发展赛道 [3][9] 创作团队案例:呆小凡工作室的发展路径 - 呆小凡工作室是一家专注于UGC游戏内容制作的工作室,团队从50平方米的LOFT办公空间起步,成员多无专业游戏从业背景 [4] - 团队创业初期融资屡屡受挫,曾与全球知名手游发行公司子公司敲定投资意向,但在签约前夜被对方CEO紧急叫停 [5] - 团队早期开发的一款放置RPG游戏单日活跃用户峰值突破60万,但产品未能实现有效盈利,商业化能力是制约发展的关键 [6] UGC平台的赋能价值 - 腾讯等大厂提供的UGC平台为团队提供了快速试错、检验学习成果的实践土壤,团队能迅速将培训所得转化为实际创作能力 [6] - 借助《和平精英》绿洲启元平台,团队无需投入买量成本,作品能被精准推荐给目标群体,并获得官方技术支持以避免服务器堵塞等问题 [8] - 团队代表性作品《吃丹修仙》验证了大游戏对UGC作品商业化能力的升级,凸显了平台生态赋能的重要价值 [6][8] UGC创作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演进 - UGC代表的轻量化创作模式快速崛起,与传统游戏研发的“大团队、重投入、长周期”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8] - 两种模式并非替代关系,传统研发在3A大作领域仍具不可替代性,而UGC在轻量化、创意化玩法上形成优势 [8] - 传统游戏公司也在向轻量化转型,微信、抖音小游戏的高速增长显示两种模式呈现并行发展、相互补充的态势 [8] 赛道规模化的核心推力与未来展望 - 头部游戏IP开放生态是UGC赛道规模化的核心推力,国内大DAU游戏市场规模突破3亿元,为创作者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9] - 技术革新与工具完善进一步降低创作门槛,AI辅助创作工具提升关卡设计、角色建模效率,编辑器持续迭代提供更全面功能支持 [9] - 随着工具链完善、玩家生态成熟,UGC创作的商业价值持续释放,可观的商业化回报吸引更多创作者加入,推动赛道规模扩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