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军”干不过小作坊 动力电池的回收之困
北京商报·2025-11-19 13:20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正规回收企业普遍面临"无米下炊"的窘境,因为大量分散的"小作坊"在抢购废旧电池时能开出比正规企业高出10%—15%的价 格。 "上门回收、半小时到场、现场结算"……网络平台上,像这样"服务周全"的动力电池回收广告随处可见。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提速,叠加储能、便携装备等 多元应用场景持续扩容,回收市场也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 但这番热闹背后,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正深陷内忧外困:"白名单"内的正规企业受技术投入大、合规运营成本高等因素制约,在价格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与 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资质的小作坊凭借低成本优势,以低价策略致使超六成退役电池流入非法渠道,带来多重隐患。 正规军窘境:成本倒挂下的"无米之炊"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披露,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超30万吨,市场规模达480亿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迅速崛起。回收动力电池兼具环保与经济价值,从 环保角度,其含有的化学物质若随意丢弃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从经济角度,退役电池可梯次循环利用,且富含锂、钴、镍等有价金属,回收再利用能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然而,在目前的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全面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