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宋九亮:警惕商超从一个同质化走向另一个同质化
36氪·2025-11-19 18:50

行业核心问题:同质化竞争 - 传统超市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与线上冲击的双重挤压,转型已成为生存问题而非选择题[1] - 行业正从传统的同质化竞争陷入新的同质化漩涡,调改转型呈现“换汤不换药”的特点[1][9] - 同质化是贯穿商品、盈利、运营、服务等全链条的系统性趋同[2] 传统同质化困局的具体表现 - 商品结构高度重合,全国连锁超市核心品类重合率超80%,形成“全国超市一张货架”的现象[3] - 食用油货架上金龙鱼、鲁花、福临门三大品牌占据70%以上份额,乳制品区伊利、蒙牛产品陈列面积超60%[3] - 盈利模式依赖“通道费”,部分商超通道费收入占比高达40%-50%,新品牌进场费需5-20万元[4] - 装修风格普遍为“惨白灯光+金属货架+品类分区”的标准化布局,运营上追求“大而全”,万平米超市陈列3-5万个SKU[6][8] 调改转型中的新同质化陷阱 - 2024年全国新开业或调改的超市中,90%以上设置熟食加工区和烘焙柜台,75%以上推出自有品牌,80%采用“原木风+暖光”装修风格[9] - 熟食加工区清一色设置卤味、凉菜、面点等窗口,自有品牌包装呈现“白底红字”的高度雷同[10] - 70%以上的中小商超没有建立自主研发团队,直接照搬头部品牌产品清单或从同一供应商采购半成品[12] - 部分商超调改后利润率反而下降1-2个百分点,陷入“同质化内卷”的新困境[12] 差异化转型的成功案例与方向 - 成功案例包括河北唐山的郑兆丰、西安的成山农场等在熟食加工领域进行差异化创新[10] - 外资零售中,山姆通过500个“前置仓和云仓”的线上即时零售模式在2024年实现近500亿生意增量,奥乐齐通过自有品牌树立定位[14] - 破局关键在于回归零售本质,大型连锁深耕自主创新,区域品牌聚焦地域特色,社区超市深耕便民服务[13] - 未来竞争将是“特色之争”、“价值之争”、“信任之争”,超市需从“商品堆砌场”回归“生活服务站”[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