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经理年底调仓现分歧:“高切低”与“看长做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9 19:48

市场风格切换 - 四季度A股市场出现显著“高切低”特征,前期领涨的科技成长板块(“小登”,如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深度回调,而周期板块(“中登”,如煤炭、石油石化、钢铁、银行)强势逆袭 [1][2] - 截至11月18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显示,电子板块四季度以来跌幅近8%,传媒、计算机跌幅均超5%;同期煤炭、石油石化板块涨幅双双突破11%,钢铁、银行涨幅也超过7% [2] - 主力资金从电子、计算机等板块持续净流出,同时大幅涌入银行、煤炭等低估值板块 [2] 机构调仓行为分析 - 部分基金经理在年底进行“高切低”调仓,主要目的为锁定年度收益、控制回撤以应对业绩考核和排名压力,操作上减持涨幅巨大、估值已高的科技股,转向布局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高股息属性的防御性板块 [3] - 另一部分基金经理选择坚守甚至加仓看好的科技成长股,其决策基于对持仓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认为当前调整属获利回吐而非行情终结,且基金公司考核机制已拉长至3年以上,当年业绩权重仅占20% [4][5][7] - 年内20只业绩翻倍的主动基金多为科技行业主题产品,产品契约限制其调仓以避免风格漂移,因此这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往往选择坚守赛道 [6][7] 保险资金动向 - 保险资金的考核周期通常定在11月,与公募基金不同,其四季度调仓行为可能影响市场风格;有保险机构在四季度求稳,切换至价值股,但也有机构趁市场调整逆向加仓成长股,提前布局明年 [8][9] - 回顾三季度,保险资金曾显著加仓,将权益仓位提高到历史高位,重点增持银行、通信、钢铁等行业,同时强化哑铃策略布局 [10] 未来市场展望与策略 - 分析认为市场风格将迎来“再平衡”,科技风格内部将从上游算力硬件向估值相对合理、应用即将爆发的泛AI分支(如AI眼镜、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扩散,同时建议增配基本面触底回升、具备高股息价值的周期行业,构建“哑铃型”配置 [11] - 展望2026年,A股有望从结构性牛市转向全面牛市,市场进入板块轮动加速、行情扩散阶段,建议投资者通过均衡配置分散风险,避免押注单一赛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