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有多硬?从被外资吞掉85%产能,到2000万吨产量守住口粮线
搜狐财经·2025-11-19 20:34
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来聊聊大豆这二十年的博弈。粮食这事跟咱们每个人都有关系。中国作为最早种大豆的国家,当初咋就沦落到要靠进 口,还被人卡脖子呢? 这事真没啥可回避的,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国内畜牧业和大豆加工业突然火了,对大豆的需求一下就上来了,但咱自己的大豆种植却没跟上。 那时候中国大豆产业的"装备"确实不行:东北那边种大豆,大多还是小农户零散种,没什么规模化种植技术,机械化水平也低,每吨生产成本比美国大豆高 出近240元,别人用的是全自动收割机,咱还靠人工镰刀,这效率、成本怎么比?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大豆市场按规矩逐步取消关税壁垒和进口配额限制,这一下就相当于把自家菜园子的门敞开了。 进口配额原本就像一道"防护栏",能拦着外面的货随便进,保护自家产业,可当时为啥要取消呢? 中国大豆产业从一开始就不行吗? 一是那时候大豆主要就用来榨油,用途单一;二是国内耕地就那么多,得先保证水稻、小麦这些主粮够吃,大豆单产低,实在没法跟主粮抢地。 可咱那时候没意识到,国际上那些粮商,比如ABCD四大粮商,早就把"装备"升满了等着呢。 美国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含油率更高的大豆品种,密西西比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