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理念与安全根基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强调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增强经济和社会韧性[1] -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1] 科技创新与产业安全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前沿技术集中涌现,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2] - 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产业领域存在“卡脖子”风险[2] - 需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整合创新研发资源,突破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2] 协调发展与产业链安全 - 经济领域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不协调和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3] - 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质生产力[3] -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通过构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供保障[3]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3] 绿色发展与能源安全 - 需筑牢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屏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4] - 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形成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给体系[4] - 开展能源技术革命,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打通能源电力等领域产学研用各环节[4] - 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4]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 在“引进来”过程中需维护经济安全,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避免对单一贸易伙伴过度依赖[5] -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保护重要行业基础上引进外资,稳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5] - 在“走出去”过程中需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海外利益保护[5] - 企业需注重研判海外投资可行性,综合分析外汇、环保、税务等风险因素,维护自身权益和国家经济安全[5] 共享发展与社会稳定 -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6] -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保障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基础[6] - 需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实现劳动者工作稳定、收入合理、保障可靠[6]
周绍东: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安全根基
经济日报·2025-11-20 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