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向已然明确
期货日报·2025-11-20 09:33

行业燃料结构现状 - 国内玻璃产业燃料结构为多元格局,以天然气为主导,石油焦和煤制气作为重要补充 [1] - 截至2025年中期,全国浮法玻璃产能中天然气占比59.38%,石油焦占比20.77%,煤制气占比18.00% [1] - 天然气产能集中在华北、华东地区,石油焦应用集中于华中、华南地区,煤制气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 [1] 燃料结构变迁驱动因素 - 环保政策是核心动力,《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促使天然气占比提升 [2] - 燃料成本剧烈波动对企业选择产生直接影响,燃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30%~40% [2] - 2025年上半年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导致使用该燃料的企业陷入亏损,而较低的煤炭价格使煤制气企业成为利润最可观的群体 [2] - 行业新旧产能博弈重塑版图,停产退出的产线中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老旧装置占比最高 [2] 未来技术路径与区域政策 - 区域性政策加速落地,例如湖北已制定石油焦改天然气的时间表,将改变华中、华南地区燃料构成 [3] - 行业探索前沿低碳技术,日用玻璃领域全电熔技术快速发展,浮法玻璃领域全氧燃烧技术待推广,氢能技术处于研发示范阶段 [3] - 河北沙河玻璃行业确立以煤制气为主、管道天然气为辅的混合替代方案,正康清洁燃气项目已于2025年3月底点火投产 [3] 战略选择与当前挑战 - 选择煤制气为核心路径是基于成本、资源禀赋和产业现实的多重考量,利用富煤优势的煤制气成本远低于天然气 [4] - 统一供应清洁燃气便于园区集中规划和管理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升级与产业长远发展方向 [4] - 主要挑战在于平衡成本压力和节能降碳目标,能源切换将使玻璃生产成本显著提升,企业面临改造或冷修停产的艰难抉择 [4] 产业协同与竞争态势 - 产业链协同成为核心趋势,原片生产商与下游深加工企业形成紧密产业配套,例如高端汽车玻璃领域 [5] - 金融资本深度融入,政府引导信贷支持,期现公司通过套期保值、仓单质押等模式帮助企业风险管理 [5] - 产学研合作得到强化,政府、高校与企业共同签署协议攻克技术难题和培养人才 [5] - 竞争从同质化转向差异化,头部企业转向汽车玻璃、光伏玻璃、电子级玻璃等高附加值特种玻璃领域 [5] - 传统价格战依然激烈,部分厂家降价策略导致市场价格倒挂,运营效率竞争关键,企业借助期现结合管理虚拟库存以提升资金效率 [5] 总体发展方向 - 沙河玻璃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清晰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与金融化 [6] - 合作是为了集聚资源、共渡难关,竞争则驱动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和精细化运营迈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