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级信用债市场情绪转向 - 投资者对高评级投资级信用债罕见保持格外谨慎 正在削减风险敞口甚至清仓[1][2] - 投资级债务定价范围未能充分反映风险 信用利差仅比27年低点高出10个基点 为承担违约风险提供的额外收益非常有限[2][3][7] - 多家华尔街大型投资机构对投资级债务持谨慎立场 部分机构已将该资产类别敞口降至零[3][8][15] 科技巨头借贷狂潮与AI投资泡沫 - 包括Meta 亚马逊以及甲骨文公司在内的美国科技巨头大举发债 9月和10月发行规模高达750亿美元的投资级债务[1][2][11] - 发债主要目的是为加速建设全球大规模AI数据中心的超级AI热潮提供资金支撑[2] - 为对冲科技公司甲骨文违约风险而购买的五年期信用违约掉期成本一个月内大幅上涨44%至87个基点[11] 私人信贷市场显露压力迹象 - 一些聚焦于另类资产的投资机构采取限制基金赎回举措 在价值3万亿美元的全球私人信贷市场掀起焦虑浪潮[2] - 由于其放贷标准正受到美国监管机构日益严格审查 一些富裕投资者已经开始远离私人性质的债务基金[11] - 如果私人信贷借款成本上升且市场有大量新发行涌现 借款人将不得不付出更高代价[8] 做空投资级信用债成为机构策略 - 美国银行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提出2026年最佳交易可能是做空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商的公司债券[16] - 华尔街大型投资机构富达国际的全球宏观主管持有针对投资级债务的空头头寸 认为经济意外下行可能带来利差大幅走阔[3] - 资产管理公司Ninety One已将旗下基金的信用敞口降至零 罗素投资服务的客户们也正在对投资级信用债券转向更加谨慎立场[8][15] 融资成本上升对企业盈利的潜在影响 - 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可能会大幅打击全球企业盈利 如果企业借钱成本更高 它们赚到的钱就会少得多[1][8] - 信用利差是经济增长和股市表现的领先指标 主要因为融资成本会影响企业利润 股价以及核心业务扩张计划预期[8] - 投资级信用债的定价对经济恶化几乎没有预留缓冲空间 一旦经济或信用环境稍微变差 当前利差根本不够进行投资收益缓冲[7][12]
AI投资狂潮的另一面:科技巨头们发债逐梦AI 资金却悄然撤离投资级公司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