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指南新在哪?平台反垄断新指南发布:AI定价、生态封禁等八大场景划出合规红线
36氪·2025-11-20 15:33

监管框架定位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5年11月16日发布《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与2025年8月的《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构成监管组合拳 [1] - 《价格规则》是规范所有经营者的普遍法,核心目标是维护基础价格秩序,聚焦明码标价、促销透明、禁止价格欺诈等底线要求 [3] - 《新指南》是针对具有显著市场力量平台的重点法,门槛更高,聚焦于垄断风险,其判断核心在于行为是否具有反竞争效果 [3] 相较于旧指南的升级 - 相较于2021年印发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的原则性框架,《新指南》在深度、广度和精度上实现显著升级,划定的反垄断行为更加具体和精准 [1][4][5] - 监管视角从行为升级至生态,首次将生态性作为反垄断核心考量,强调平台是规则制定者和生态管理者,市场支配地位评估需考虑平台生态规模及平台内经营者依赖性 [6] - 监管手段从现象穿透至算法,要求平台对核心算法如定价、推荐、排序算法进行定向筛查和动态监控,并鼓励建立算法迭代纠偏机制,实现对技术性垄断的穿透式监管 [7][8] - 风险预警从原则具化为示例,以附录形式提供8个具体的新型风险示例,为平台合规提供清晰指引,特别是关于封锁和禁用的限制性做法 [9] 针对双十一乱象的监管重点 - 叫停支配地位平台的非理性价格战,明确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无正当理由通过过度补贴、交叉补贴等方式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排除限制市场竞争构成滥用行为 [11] - 禁止AI杀熟和个体歧视,特别规制利用AI和算法进行客户侧写与价格歧视,明确平台不能以用户消费习惯不同、支付意愿不同为由为价格歧视辩护 [12] - 禁止裹挟商家捍卫定价自主权,将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参加促销优惠活动或承担应由平台承担的费用列为可能构成滥用的行为,即使非支配地位平台强行要求全网最低价也可能构成纵向垄断协议 [13][14] - 细化封禁屏蔽推动互联互通,指出封禁屏蔽行为不仅表现在应用层如下架封号限流,也可能是传输层网络层的限制,以降低商家多平台运营成本和新入局者公平触达用户的机会 [1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监管关注点正从市场地位转向行为效果,即使中等规模平台若利用其作为关键交易渠道的杠杆地位强迫商家接受损害竞争的条件同样会面临反垄断合规风险 [14] - 新指南构建了更精细前瞻的合规框架,是指引平台经济从资本驱动流量竞争迈向技术驱动生态共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