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识投资消亡:VC不再判断未来,而只是管理资本
36氪·2025-11-20 16:13
过去三年里,VC行业最深刻的变化并不是募资难、估值修正,也不是加息周期带来的退出压力,而是一个更隐蔽但更致命的趋势——非共识投资正在系 统性消失。 随着a16z、红杉美国等头部机构转向RIA(注册投资顾问机构)架构、建立常青母基金、扩大跨资产投资权限,看似是为了灵活性、合规性与长期资本, 但背后的真正逻辑是:行业正在走向规模化、制度化与资产管理化,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正在被重写。 非共识投资的核心机制——信息差、前瞻判断、长期耐心正在被制度化的资本逻辑持续稀释。这一趋势本身,就是行业的真正危机。 风投被改写为"资产管理" "非共识基因"正在被稀释 过去三年,VC行业最显眼的变化是募资困难、退出受阻、估值修正和加息周期。但这些都是周期性现象,真正决定行业未来方向的,是一个更深、不易 被看到的趋势——非共识投资正在系统性消失。 这不是一两家机构的路径选择,而是整个行业底层逻辑的重构。 2019年,a16z主动放弃传统VC的"豁免身份",以注册投资顾问(RIA)的形式接受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全监管。这一转变允许其投资公开市 场、信贷、结构化产品、加密资产,提高调仓灵活度,并能以永久资本构建"长期资产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