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三季度全球头部投资机构调仓路径显示,科技与消费龙头是加仓核心标的,而AI芯片龙头英伟达在机构间出现显著分歧 [1] - 尽管市场对“AI泡沫”存在争议,但机构普遍认为高预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催化剂,技术商业化已实质性启动,具备核心优势的头部平台将持续受益 [1][7][8] 机构加仓动向 - 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小幅减持苹果(持仓占比60.42%,市值88.69亿美元),但苹果仍为第一大重仓股;大幅增持伯克希尔·哈撒韦53%,持仓占比升至17.78%(市值26.1亿美元);新建仓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布局高端制造 [2] - 景林资产:激进加仓亚朵,增持幅度986.92%至229.01万股;大幅增持谷歌母公司Alphabet达851.82%至176.03万股,使其成为第五大重仓股 [3] - 高毅资产:与景林形成共振,增持谷歌母公司Alphabet 28万股,使其成为第三大重仓股 [3] - HHLR Advisors:重心在中国消费及互联网赛道,增持阿里巴巴186.13%(市值升至5.88亿美元);对其第一大重仓股拼多多增持23.16%(市值升至11.4亿美元) [3] - 景顺:延续青睐全球科技龙头,增持苹果3.67%至7350.31万股(市值187.16亿美元);持有Alphabet 4518.61万股(市值109.85亿美元) [4] 机构持仓分歧 - 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对阿里巴巴减仓超25%,并对拼多多、Alphabet等科技股小幅减持 [5] - 英伟达成为博弈焦点:桥水基金大幅减持英伟达近472万股,持股数从723万股降至251万股,减持比例65.3%;段永平旗下H&H对英伟达减持超38% [5] - 逆向操作:景林资产逆势加仓英伟达277.32%至237.88万股,使其晋升为第三大持仓股;景顺增持英伟达3.30%至约1.43亿股,持仓市值高达266.42亿美元,为其第一大重仓股 [6] AI产业前景与“泡沫”争议 - 世诚投资认为,“AI泡沫”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当前突破是全产业链协同结果,预期先行导致泡沫;海外云厂商AI Token用量高速攀升,验证终端实际需求增长 [7] - 云脊私募创始人梁力判断,AI产业将沿“硬件奠基—软件渗透—场景落地”路径演进,具备垄断能力的超级平台凭借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将持续受益于降本增效和产品升级 [8] - 摩根资管指出,AI领域投入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但市场参与者资本实力雄厚,且技术商业化已实质性启动,短期内大规模过度建设风险相对可控 [8]
资管一线 | “AI泡沫”实为产业升级催化剂?机构布局现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