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场高收益的幻觉——争议中的银行“理财打榜”
上海证券报·2025-11-21 02:28

◎记者 黄坤 一种通过信托专户"T-1估值"模式腾挪理财产品间收益的玩法,再次让"理财打榜"进入各方视野,引发 争议。 所谓"理财打榜",主要是理财公司通过包装高收益产品冲击理财榜单,吸引投资者入场,但实际持有后 预期收益却大幅缩水的营销玩法。这种做法在银行理财市场由来已久,去年曾引起监管部门关注。 利用短期高收益产品冲击榜单,为投资者营造一场高收益幻觉,业内人士都清楚这种玩法暗藏多重隐 忧。然而,随着年末临近,在理财机构追逐规模的心态下,此种做法有愈演愈烈之势。 饱受多方诟病的"理财打榜",何以难消停? 高收益背后套路满满 "前天收益0,昨天收益0。银行App里多款理财产品显示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实际都是买了 不久就拉胯。"瑞芳(化名)最近看着每日收益常挂"零蛋",苦恼不已。 理财投资者中,像瑞芳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在社交平台注意到,"频繁换仓买新 发,真的不想折腾了""'爆金币'维持不了多久,还是存款稳"等吐槽随处可见。总结来看,和瑞芳的情况 相似,主要就是申购的理财产品,持有后收益率完全不及预期。 多位银行理财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这估计就是买到了"打榜"产品。"部分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