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沈阳 打开青年消费的N种方式
经济日报·2025-11-21 06:09

消费趋势与城市战略 - 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需求向高品质消费升级,年轻群体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产品和服务买单[1] - 沈阳市通过精研消费心理,以丰富多元的情绪价值供给吸引年轻群体,利用首发经济、演出经济、赛事经济等活动场景释放情绪价值[1] - 消费行为从功能性向情绪性转变,承载个性表达、情感陪伴与社交价值等多重意义[1] 情绪价值与娱乐产业 - 喜剧产业在沈阳深植,通过相声茶社、脱口秀场、二人转大舞台等幽默艺术提供沉浸式体验,推销年轻时尚生活方式[2] - 中国喜剧电影周落户沈阳,通过《喜游记》等节目打造"电影+文旅"打卡指南,吸引游客跟随电影去旅游和品美食[3] - 沉浸式互动戏剧《幡灵迷境》以388元票价吸引百余名年轻观众,部分粉丝专程坐飞机来沈阳二刷三刷体验剧情[4] 演出与赛事经济 - 沈阳每年定期举办玫瑰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等,盛京大剧院一家剧场年演出超过400场,演出经济从年初火到年尾[4] - 体育赛事与音乐节同期举行,包括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青少年田径运动会、马拉松等,串联城市活力图谱[5] - 借助辽宁男篮等三大职业联赛主场之利,球迷团体迅速扩大,带动商家打造"赛事直播+球星周边+球迷社交"多元消费场景[6] 消费场景与创新实践 - 沈阳用"首展、首秀、首店"创新实践推动商业场景创新,沈阳环球港动感城开业当天接待年轻客群近10万人次[3] - 推出"首发经济×文旅潮玩"高校行活动,打开"沈北逛一逛、五天不重样"游玩模式[3] - 沈阳发布扫街榜,基于近一年1880万人导航3.9亿次大数据,绘制宝藏小馆"干饭地图"[7] 国潮经济与文化体验 - 沈阳旗袍定制量年平均增长近30%,辽宁省博物馆国潮文创产品2024年营业收入激增534%[9] - 国潮盘发发簪单品销售超过4万根,年轻女孩一次购买多根换着用[9] - 文化餐厅通过创意菜和古装表演提供唐风沉浸式体验,用餐从饱腹转变为全方位文化沉浸[8] 票根经济与留量策略 - 沈阳激活"票根经济",凭演出或比赛票根可享受网约车6折、酒店折扣、半价游览故宫等优惠[11] - 通过票根经济联动,今年上半年带动演唱会和赛事期间在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92%[12] - 联合航空公司提供机票"折上折",滴滴出行推出最低六折打车券,60余家酒店和30余个景区列入票根优惠通道[11] 境外消费与服务质量 - 沈阳离境退税商店从34家增至308家,覆盖主要商圈和景区[12] - 今年1月至10月,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83%,退税金额同比增长301%,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56%[12] - 部分商场实现双语标识全覆盖,设置中英双语导视系统,通过APP提供多语言导航和翻译服务[13] 城市特色与消费理念 - 沈阳注重生活烟火气、人情味,幸福感伴随幽默感,松弛感透着满足感,从装备之都转变为快乐之城[7] - 消费理念从性价比到"心价比",年轻人乐意花钱但要求每一分钱花得有价值[7] - 早市成为年轻游客旅游目的地,国庆中秋假期搜索量大幅上涨,"顶流大排档"以水泥管、集装箱等接地气形式受欢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