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直供房”打折卖 能捡漏吗?|财经早察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21 07:11
文章核心观点 - 所谓“银行直供房”并非银行直接销售房产,而是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向个人买家进行的一种推广[1] - 银行因法拍房成交率低而加速去库存,导致“银行直供房”概念近期热度上升[2] - 此类房产产权仍属原债务人,交易存在历史债务纠纷及腾退等潜在风险,需谨慎对待[4] 银行直供房本质与模式 - 银行作为持牌金融机构,主业为存贷汇,不具备销售不动产的资质[1] - 银行处置的是因贷款违约而收回的抵押物,核心目的是快速变现以挽回损失[1] - 传统处置路径包括打包卖给资产管理公司或在阿里、京东等平台进行公开拍卖[1] 市场热度与背景 -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法拍房整体成交率仅为13.1%,首次拍卖成功率也仅39%[2] - 银行为应对低成交率,在传统面向机构渠道外,大力向个人买家推广以加速去库存[2][3] - “银行直供房”上新量近期有所增加,但总量仅几十至几百套,对整体房价无实质性冲击[4] 购房者注意事项 - 房产产权仍在原债务人名下,银行仅取得处置授权,售房款用于抵债[4] - 资产可能存在产权纠纷、司法限制或交割后腾退难题等历史包袱[4] - 购房者需详细核查房产具体信息及权利限制,交易周期长且资产质量参差不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