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建投万字报告!展望2026年经济、债市、全产业链投资策略
搜狐财经·2025-11-21 07:47

医药生物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 - 中国医药产业进入“创新兑现+全球布局”关键阶段,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出海路径[3] - 2025年前三季度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额已超2024年全年,器械出海路径多元化[4] - 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集采优化、多元化支付、医疗服务价改持续推进[5] - 创新药进入商业化放量期,器械国产替代向中高端延伸,看好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技术落地[5] - 出海模式多维突破,创新药BD常态化,器械自主销售与BD并行,血制品/疫苗海外注册模式多元[6] - 2026年重点关注创新主线(ADC、二代IO、小核酸、减重)、出海主线及政策红利带来的边际变化[7] 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2026年投资策略 - 中药行业短期基数压力缓解,渠道库存加速出清,看好年底需求回暖及估值改善机会[9] - 血制品行业关注“十五五”浆站建设规划及并购整合,静丙、因子类产品需求提升空间广阔[10] - 疫苗行业经营承压,关注重磅产品销售改善及创新管线研发,政策出台与出海推动发展[10] - 医药零售行业转型变革推进,四类药品需求释放,同店增长有望向好[11] - 医药流通收入端稳健增长,新进入门槛高,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11] - 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完善,市值管理、并购政策持续落地,企业经营估值有望改善[12] 医疗器械2026年投资策略 - 政策缓和、集采出清、新产品拓展及出海布局推动多家器械龙头公司2026年业绩拐点[14] - 医疗设备招标大幅改善,部分龙头公司收入稳定增长或提速,上游公司在新订单驱动下加速增长[14] - 高值耗材板块集采出清或有新产品催化的赛道2026年有望迎来经营拐点,估值业绩确定性修复[14] - IVD板块2026年业绩受多重政策影响但较2025年改善,增值税同比影响消除,检验量企稳[15] - 低值耗材国内业务平稳增长,海外产能投产及关税缓和贡献业绩增量[16] - 家用器械行业延续平稳增长,龙头通过自建团队、投资并购加快国际化步伐[17] 可转债2026年投资策略 - 转债资产在权益资产催化与高强赎概率制约下呈现区间震荡特征,大幅回撤难度大但时间价值衰减[19] - 转债估值2026年区间震荡,有利因素是权益资产预期收益率上行,不利因素是转债资产持续缩量[20] - 2026年上半年转债市场在强赎转股带动下保持缩量,下半年新发规模边际好转有望进入稳定状态[21] - 固收+配置方向聚焦沪深300指数低估值优势及创业板指制造业特征贴合经济转型升级趋势[22] - 2026年作为“十五五”开局年,A股处于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技术突破加速落地的黄金窗口期[23] 银行2026年投资策略 - 宏观经济弱复苏,银行业基本面筑底,高股息策略延续,险资、国家队、公募基金增配动力强[25] - 信贷增速保持7%-8%,存款定期化趋势放缓,负债端成本优化对冲政策利率下调,息差降幅收窄[26] - 资产质量不良率稳定,零售风险暴露,关注对公房地产风险,多家银行中期分红落地[26] - 板块配置看好高股息率主线,国有大行H股/A股、无再融资摊薄风险、股息率较高标的[27] - A股呈现“红利”与“科技成长”风格跷跷板格局,外部不确定性时资金涌入高分红板块寻求确定性[25] 银行理财2026年投资策略 - 2026年理财规模同比增速预计10%左右,达38万亿元,资产配置非标债券占比降,公募权益占比升[28] - 产品定位转型多元化弹性化,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发展,客户需求呈现低风险偏好与高收益期望并存特征[29] - 估值整改完成推动规模结构、产品形态、资产配置策略及销售模式深远变化,产品设计更重风险管理[30] - 2025年前三季度产品发行总量回升结构优化,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大幅下降,利差下降近67bps[31] - 2026年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止跌企稳预计回升30bps至2.7%,混合类产品占比提升2%左右[33] 非银金融2026年投资策略 - 证券行业迎新一轮上行周期,驱动来自服务新质生产力、中长期资金入市及国际化三大政策机遇[35] - 2025年42家上市券商总资产逼近15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62%,ROE达7%-8%留改善空间[36] - 业绩驱动从自营单一主导转向轻资产协同发力,增长动能从固收转向权益等多元化驱动[36] - 券商板块PB估值1.39倍处于十年35%分位,显著低于历史同ROE水平1.75-2.00倍估值区间[40] - 保险业“十五五”聚焦产品、渠道、投资八大趋势,上市险企资负两端共振改善有望戴维斯双击[43] 食品饮料2026年投资策略 - 食饮板块经历长期回调估值显著回落,白酒等优质资产底部逻辑清晰,静待需求回暖[48] - 白酒行业进入名酒竞争时代,企业分化加剧,酒企积极管控市场秩序、推进产品迭代助力渠道去库存[49] - 白酒板块估值回落到历史低水平,酒企通过提高分红率、回购注销等措施加大股东回报[50] - 零食行业新渠道和新品类共振,魔芋产品热销,量贩零食业态转型升级,折扣店数量增长[52] - 乳制品奶价顺周期将至,原奶价格企稳,明年进入上行周期,液奶龙头表现企稳回升[55] 纺服轻工教育2026年投资策略 - 行业外需相对更优,美国对东南亚关税落定订单Q3起恢复,美联储降息带动美国地产后周期需求[57] - 内需处于蓄力阶段,供给创新是结构性亮点,板块估值底部区间,关注消费地产政策边际变化[58] - 黄金珠宝行业金价高位及税收新政下分化加剧,产品创新能力是核心,高端品牌表现优于大众[58] - 运动服饰品牌2025Q3流水增速环比趋弱,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关注降温后动销改善[60] - 内销家居板块延续承压,龙头表现更优,关注地产政策变化及大零售模式推进[62] 家电2026年投资策略 - 2026年投资机会主要在于出海大时代与变革新周期,出海成为增长最重要来源[65] - 白电黑电等成熟品类及扫地机/割草机等新兴品类拥有广阔增量空间和中国品牌出海潜力[66] - 国内需求饱和渠道体系重构,企业通过组织整合、数字化变革、渠道变革三步走战略迈向深层次变革[66] - 2025年家电板块受困于关税加征、以旧换新政策波动及高基数预期,跑输沪深300指数10.79个百分点[65] 社服商贸2026年投资策略 - 免税行业迎封关与入境新红利,离岛免税政策是海南消费市场核心支柱,岛民即买即提推动恢复[69] - 旅游出行需求旺盛但传统客流模式增长受限,需优化体验深度、内容丰富度带动消费转化提升[70] - 酒店供给端增速稳定,回归资产运营属性,龙头凭借品牌迭代优势扩大,会员价值提升趋势发展[70] - 化妆品线上竞争加剧,国产品牌研发创新力被证明,国际品牌卷土重来,考验渠道扩展能力[71] - 医美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需构建产品矩阵、提供解决方案及扩展区域业务[71] 房地产2026年投资策略 - 政策支持背景下行业销售降幅明显收窄,预测202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5.2%[75] - 行业债务违约高峰已过,出险房企债务重组现积极进展,投资逻辑从活下去转向再出发[75] - 开发赛道看好土储集中核心城市、产品力强企业;商业赛道看好持有优质商业地产、运营能力强企业[77] - 物管赛道看好数智化程度高、成本管控能力优秀企业,行业从外延式扩张走向内生型增长[77] 建筑2026年投资策略 - 建筑业赋能产业升级,聚焦扩内需和出海,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是投资重点方向[79] - 建筑业转型升级三大方向: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布局第二主业[79] - 2025年10月建筑业PMI为49.1%,6月高点以来持续下行,新型城镇化将成扩大投资重要抓手[80] - 202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922.0亿美元同比增8.41%,建筑成为中企出海核心优势之一[81] REITs2026年投资策略 - 2025年C-REITs市场创新高后回调,目前触底企稳,业态间业绩分化,抗周期资产稳中有升[83] - 政策红利蓄势待发,指数化产品、税收政策、持有型不动产ABS等方向受支持[83] - 三季度政策性保租房出租率高达97.3%环比升0.3%,抗周期优势显著[84] - 投资建议一级市场精选项目,二级市场聚焦抗周期、提景气、强扩募三条主线[85] 化工2026年投资策略 - 行业资本开支放缓周期拐点将近,反内卷受益品种包括农药、尿素、纯碱、长丝、有机硅等[87] - 降息周期逆周期政策发力助内需回暖,关注聚氨酯、煤化工、石油化工、氟化工等板块[87] - 新材料是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COC材料及高附加值产品[88] - 高股东回馈优质企业继续重估之路,包括三桶油为代表的油气石化央企及行业龙头白马[88] 交运2026年投资策略 - 保险与被动资金偏好红利资产,AH溢价率缩减,关注高速公路、高铁、港口价格体系修正[90] - 集运行业美国库存周期进入衰退期,2026年面临需求压力,2027年上半年前后库存周期见底[92] - 油运行业逐步走向合规牛,OPEC转向增产,VLCC约16%船队受限,十年船龄VLCC增值率85%[94] - 特运行业新三样出口带动需求,特种货出口景气度延续;快递供需齐迎拐点,竞争格局将至[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