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1-10月国内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1925.6万辆,同比增长8.0% [6] - 2025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015万辆,同比上升21.9% [6] - 2025年10月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首次超过50% [6] - 2025年1至10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769.2万辆和276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2.4% [6] 新能源汽车主导地位强化 - 2025年广州车展新能源车型占比达58%,较2024年的43.7%提升14.3个百分点 [3] - 车展新能源车型数量达629辆 [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渗透率为40.9% [6] 进口车市场萎缩与出口强劲 - 2025年1-9月进口汽车36万辆,同比下降32% [8] - 进口车规模自2014年143万辆峰值持续下行,2024年全年进口70万辆,同比下降12% [8] - 2025年1-9月中国汽车出口571万辆,同比增长21% [8] - 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长52%,增速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22% [8] 新势力竞争格局剧变 - 2025年1-10月零跑汽车累计销量达42.15万辆,同比增长105.3%,持续数月在新势力中领跑 [13] - 小鹏汽车销量强势回归,与理想汽车的差距不足一万辆 [13] - 新势力销冠由理想与问界的“双雄会”转变为零跑领跑、小鹏卷土重来的多强竞争 [13] - 小米汽车凭借强大粉丝基础和营销声势入场成为搅局者 [13] 技术普及与市场内卷 - 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12万-15万价格区间,如广汽丰田锋兰达智能版、长安启源Q05等车型 [16] - 混动技术成为务实选择,小鹏推出X9超级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达1602km [16] - 技术红利快速普及,品牌需通过技术自研、场景深耕或生态合作寻找独特生存之道 [16] 华为生态影响力扩大 - 华为乾崑智驾ADS拥有33款合作车型,累计搭载量突破100万辆 [12] - 在国内销售的豪华车型中,每卖出两台就有一台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12] - 华为合作车型上月销量超过10万辆 [12] 外资品牌市场困境 - 超10家主流外资品牌及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2025年广州车展 [7] - 部分国际品牌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迟缓,产品竞争力不足,有美系品牌全系月销量已低至不足200台 [7]
广州车展一年巨变:油电之争结局已分!新势力排位赛还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