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营收表现 - 第三季度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其中智能云基础设施收入42亿元,AI应用收入26亿元,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1] - 第三季度总营收与核心收入均同比下降7%,主要受在线营销收入减少影响,该部分收入153亿元(占总营收近一半),同比下降18%[1] - 在线营销收入从2024年开始连续多个季度处于下滑状态[1] AI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猎户座AI引擎展示让AI搜索成为底层系统的野心,并推进发布慧播星数字人、GenFlow3.0、超级小度、百度伐谋及to B产品百度一见等创新应用[1] - 大模型和云基础设施增长明确稳定,但AI创新应用需更多时间扩大规模,目前难以抵消在线营销收入下降[2] - AI原生营销收入(如数字人、商家智能体)对入口有强依赖,AI搜索成为决定业务走向的最大变量[2] AI搜索战略转型 - 在线营销收入下降源自搜索对流量分配能力的丧失,部分受其他平台挤压,部分为转型AI搜索的代价[2] - 公司尝试从搜索引擎转向AI引擎,成为AI时代的任务实现中枢,旨在理解复杂需求、融合多元信息、交付完整价值[2] - 猎户座AI引擎具备任务中枢雏形,通过智能框、文心助手或搜索AI API接收需求,在数字人、智能体和MCP生态辅助下交付结果[3] 搜索技术演进 - 搜索被定义为容纳技术的壳,其本质随技术进步变化,从获取信息、内容消费扩展到任务执行[4] - 新时代搜索分为三个维度: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复杂化、信息检索与服务触达深度融合、交付体验从链接变为丰富结果(如文字答案、AI生成视频、数字人回答、直接下单)[5][6] - 猎户座AI引擎作为任务实现中枢,依赖文心大模型、蒸汽机视频模型等基础模型能力及多智能体架构[6] 行业竞争格局 - 搜索框与AI助理对话框界限模糊,搜索能力正被AI助理内化[8] - 公司及Google均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在原有网页搜索融合AI能力,同时推出独立AI助理产品(如Google Gemini、公司文心助手/文心一言)[8] - 阿里近期调整AI to C业务,上线千问APP打造个人AI助理,体现行业向AI助理内化搜索的趋势[9] 技术架构与商业化 - 猎户座AI中枢更复杂,涉及多模态融合、复杂需求拆解规划执行、记忆能力构建,首条结果富媒体化覆盖率已达70%[11] - 多智能体架构包含组织生成Agent、需求规划Agent、任务调用Agent,记忆系统通过长短记忆分离形成用户属性记忆[11] - 商业化测试初显成效:AI搜索中电商组件双11日交易额峰值近600万元,面向广告主的智能体日均营收超2500万元,已启动数字人直播测试[12] - 搜索AI API开放策略已有625家厂商通过智能云接入,三星、荣耀、vivo等主流厂商AI助手使用其AI搜索能力[12]
百度最大的变量还是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