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一财经·2025-11-21 13:54

(付一夫为苏商银行高级研究员)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培育增长新动能的核心抓手。然而,新质生产力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模式,其本质是技术革命 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有机统一,而"因地制宜"正是实现这一统一的前提 条件。 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 一、新质生产力与"因地制宜"的内在逻辑 要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需厘清两大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其耦合关系。 从本质上看,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新质"——它不再依赖单纯的要素投入增量,而 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数据、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重构,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跃 迁。例如,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所以能领跑全国,不仅在于电池技术的突破,更在于其构建了"研 发设计→核心零部件→整车制造→智能服务"的全要素协同生态,这正是新质生产力"要素重构"特征的 典型体现。 而"因地制宜"的核心,则是在于尊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与地方资源 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深度融合。这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