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向租房陷阱亮剑 司法护航“住有所居”
中国青年报·2025-11-21 15:14

看房时确认是三居室,交完定金后却"惊现"第四个房间。在北京市通州区租房的尚某,以房东存在违法 群租行为为由,将其诉至法院。 通州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单方搬离行为已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然而,对于合同约定的高额违约金,法院并未一概认可。法院认为,本案中,物业公司仅提交了单方制 作的支出明细表,未能充分证明其实际损失达到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因此,法院结合合同的履行情况、 当事人过错程度等因素,依法对过高的违约金数额予以调减。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住房租赁案件审判白皮书(2022-2025)》显示,2022年1月至 2025年6月,该法院受理住房租赁纠纷案8500余件,案件数量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超七成案件涉及中 介公司,这些中介公司多以被告身份应诉,成为纠纷的主要源头。 此前,尚某通过中介平台联系到出租人朱某,相约查看一套三室一卫房源。看房时,双方多次确认房屋 有3个卧室,最多供3人合租,尚某当场通过微信支付2100元定金,准备租下其中一个房间。然而,在签 订正式合同前夕,在朱某发来的房屋视频中,尚某发现凭空多出一个房间——原本的餐厅被隔断成第四 间卧室。 "当时感到被骗了。"尚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