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整原因 - 外部市场波动带来负面冲击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亚太市场普遍承压 日经225指数收跌2.4% 韩国综合指数收跌3.79% [1][2] - 美联储降息预期明显降温 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 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回落 对成长板块估值形成压制 [2][3] - 海外AI泡沫担忧加剧导致全球风险偏好下行 英伟达超预期财报未能消除市场对AI盈利可持续性的疑虑 [3] - 市场内部因素影响 A股自7月以来低波震荡上行 部分板块积累较大涨幅 临近年底缺乏明确主线 投资者风险偏好趋于谨慎 部分资金选择阶段性调仓或兑现收益 [2] - 国内市场处于政策与业绩真空期 三季报披露后缺乏新催化 叠加年末资金行为加剧风格再平衡 前期领涨科技行业资金部分流向低位红利资产 [3] 板块表现 - 11月21日A股三大指数悉数收跌 家电板块下跌0.27% 传媒板块下跌0.5% 食品饮料板块下跌0.89% 表现相对抗跌 [2] - 综合板块下跌5.41% 有色金属板块下跌5.30% 基础化工板块下跌5.26% 跌幅相对较大 [2] 后市展望 - 对A股后市整体维持乐观判断 预计当前估值分化加剧现象将持续 指数的下行空间有限 [4] - 考虑到A股资金面韧性 以及12月潜在的政策刺激预期 预计短期国内市场表现将强于海外 [4] - 市场短期或延续震荡整固 但中期不必过度悲观 国内流动性环境保持合理充裕 上市公司盈利底逐步确认 [4] - 若美联储未来降息路径明朗化将有望缓解外部压力 [4] - AI产业趋势 国内经济基本面复苏趋势均未改变 叠加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潜在政策预期以及居民存款搬家中长期趋势 [5] 配置建议 - 在市场再平衡背景下 红利与科技的均衡配置具备较强性价比 [4] - 配置上采取均衡策略 关注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板块 布局估值消化充分的优质科技成长股 同时重视红利资产的防御价值 [4] - 我国已展开中长期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建设 自主可控等题材将长期受益 [4] - 建议保持冷静理性看待短期波动 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关注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优质上市公司 [5] - 对于权益基金配置 通过分散投资 定期定额 设置止盈止损目标等方式科学控制风险敞口 [5]
市场震荡是何原因?后市如何展望?多家公募发声
搜狐财经·2025-11-21 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