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经贸合作宏观背景 - 中欧建交50周年,双方是全球重要经济体和应对挑战的伙伴 [1] - 全球化与全球合作趋势不可逆转,经济正迈向数字化和绿色化快速转型 [1] -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呈现更丰富内涵,包括自主开放、新质领域开放及合作共赢开放 [2] 青岛与欧洲经贸合作现状 - 2025年1-9月青岛与欧洲贸易进出口总额14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 [5] - 截至2025年9月欧洲在青岛累计投资项目1732个,实际使用外资64.1亿美元 [5] - 近5年欧洲企业来青投资额年均增长28.5% [5] 欧洲企业在青岛投资案例 - 雀巢集团落户31年六次增资扩产,青岛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生产基地 [5] - 阿斯利康在青岛总投资达7.64亿欧元 [5] - 青岛马士基集装箱工业公司年产3.5万余个冷冻货集装箱和4.5万余套冷冻设备,跻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00强 [7] - 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5亿美元,2024年实现营收3.3亿美元 [7] - 法国液化空气在青设4家企业,为山东最大医用氧生产商,其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及空分生产基地项目于2025年9月获批 [7] - 德国朗盛集团青岛生产基地总产能达三万吨 [7] 中欧合作重点领域与方向 - 以数字纽带重塑产业新生态,探索中欧工业互联网协同计划,开展装备远程运维、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等领域联合研发 [4] - 以蓝色纽带拓展合作空间,共建中欧蓝色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推动海洋经济科技共赢 [4] - 以绿色纽带培育新动能,合作氢能储运、低碳冶金、绿色建筑等领域,推动绿色标准合作与技术转移 [4][5] - 推动三个升级:从技术引进升级为联合创新,从货物贸易升级为规则对接,从项目合作升级为模式共创 [5] 青岛产业发展优势与机遇 - 青岛产业基础雄厚,涵盖41个工业门类中的39个,是新兴产业天然试验场 [9] - 青岛是很好的AI+试点城市,制造业发达且港口物流便利 [8] - 西门子与北辰合作探索动力电池拆解青岛模式,采用AI视觉技术降低碳排放70% [8] - 青岛是国家重要综合性石化基地,2023年实现产值317亿美元 [11] - 青岛化工副产氢资源丰富,正打造东方氢岛,欧洲企业可参与钙钛矿电池、风电装备等绿色技术开发 [11] - 青岛国资国企已开放123个场景,覆盖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 [11]
赢得欧洲企业六次增资扩产,青岛凭什么?
搜狐财经·2025-11-21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