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4家主要上市零售企业中,仅2家实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增长,若对比2024年同期,实现连续双增长的企业仅有1家 [1] - 18家企业营收同比下滑,19家企业利润萎缩,显示出行业规模的集体退潮与整体震荡 [3] -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2025年前三季度,仍有4家企业实现了利润增长 [9] 线上渠道的分流与竞争 - 即时零售战场升级为技术、生态与履约能力的综合较量,美团闪购、阿里整合饿了么与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等服务将“分钟级履约”变为标配 [6] - 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达1.4万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高达25% [6] - 2025年“双11”购物节,即时零售销售额为670亿元,同比增长138.4%,增速远超综合电商;综合电商销售总额为16191亿元,同比增长12.3% [8] - 淘宝天猫通过AI优化搜索与推荐精度,京东AI大模型在超1800个场景中应用,平台间存量争夺激烈 [8] 线下新型业态的崛起 - 山姆会员店2024年销售额逼近千亿,本土会员店如武商集团“WS江豚会员店”效仿其模式并出现商品“4小时补货6次”的火爆场景 [9] - 盒马以生鲜为核心,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提供“半小时达”服务,截至2025年10月两大主力业态门店总数超700家,2025财年GMV超750亿元并实现全年盈利 [9] - 量贩零食作为新型业态之一,契合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和便利性的需求 [12] 逆势增长企业的成功因素 - 万辰集团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7.37%至365.6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幅高达917.04%至8.55亿元,其量贩零食业务1-9月累计营收达361.58亿元 [10][11] - 万辰集团增长得益于量贩零食赛道发展、食用菌市场价格上涨,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144.92%等卓越的财务管控 [11][12] - 东百集团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4%至13.59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3.04%至0.88亿元,商业零售与地产业务均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65.89% [10][13] - 东百集团房产租赁业务毛利率为49.25%,贡献5602.44万元营业收入,社区商业与奥特莱斯业态发挥稳定性 [14][17] 传统零售企业的转型努力 - 行业集体探索方向包括“调改”、“场景创新”、“小而精、社区化” [21] - 胖东来模式成为重要参照,全国超20个零售系统参与,步步高19家试点门店销售额实现3–6倍同比增长,客流提升超300%,生鲜品类毛利率达22% [22] - 永辉超市调改门店平均客流提升80%,超60%稳态门店盈利水平创新高,目标三年内培育100支销售额过亿核心单品 [22] - 王府井采取“一店一策”策略,如将友谊商店改造为街区,试营业总销售额达1.5亿元,同比增长数百倍;王府井喜悦中心日均客流近5万人次 [23] - 转型面临挑战,成功调改门店多为“样板间”,永辉2025年上半年关闭227家亏损门店产生的赔偿、资产报废等支出短期内严重侵蚀利润 [23] - 企业转型需要时间才能产生扎实回报,调改方向被证明正确,但彻底改造和坚持是关键 [24]
超八成的零售企业不赚钱,线下零售走到尽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