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政策演变 - 特朗普第一任期自2017年启动贸易战,2018年3月签署301调查备忘录,7月对首批价值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1] - 拜登政府于2024年5月将中国电动车关税提高至100%[3] - 特朗普2025年就职后评估盟友关税但对中国维持原税率,2月4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但对中国保持10%至25%税率[5] - 2025年10月30日APEC峰会期间达成协议,美国将芬太尼相关中国商品关税从20%降至10%,中国暂停稀土出口管制一年并暂停对美国农产品的报复性关税[7] 对华关系缓和举措 - 特朗普2024年胜选演讲转向通过谈判处理贸易问题,选举后一周其团队即与中方接触讨论气候和贸易合作[3] - 2025年1月18日媒体披露特朗普计划上任100天内访华,3月15日签署行政令放松对华非军用芯片出口管制以换取稀土供应保障[5] - 2025年10月30日会谈后特朗普评价会议满分,宣布中国将购买更多美国大豆,并计划于2026年4月访华[7] - 2025年11月1日白宫简报确认中国取消报复性关税使美国企业受益[7] 地缘战略背景 -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主张美国应平衡欧亚大陆力量,认为中国是崛起大国可通过经济整合成为伙伴,建议拉入亚洲区域合作框架[13][15] - 布热津斯基批判小布什政府反恐战争耗损资源,强调美国力量有限需寻找伙伴共享经济稳定责任[15][17] - 2009年奥巴马提出“G2”共管全球构想但中国未接受转而推动G20多边平台[17] - 布热津斯基主张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甚至建议推动其分裂,但对华策略应区别避免同时对抗两大国[13][19] 美国政策调整动因 - 八年贸易对抗使美国供应链混乱,尽管贸易额增长8%但通胀高企制造业成本上升,迫使重新评估策略[3][9] - 特朗普团队计算后认为需先稳住中国再应对其他国家,因此在2025年10月10日短暂威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后于10月12日收回[9] - 美国承认无法同时多线作战,选择与中国合作成为必要,政策转变基于实力对比和国内压力而非偶然[23] - 特朗普第二任期模式转为对盟友强硬(如压欧盟国防预算至GDP2%)但对华宽松,旨在让美国经济喘息[11][20]
特朗普为何频频示好中国?布热津斯基:俄罗斯很邪恶,中国则不同
搜狐财经·2025-11-21 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