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电老虎”撞上电网“老骨头”:美国缺电搅动全球资本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21 22:43

核心观点 - AI算力需求激增导致美国电力供应紧张,暴露了其老化的电网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深层矛盾,电力正取代石油成为驱动未来产业、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战略资源 [2][3][4][5][24][26] 美国电力危机现状 - 美国电网老化严重,整体评级仅为C+,70%变压器超25年设计寿命,输电线平均使用年限达40年,负荷备用率仅20%,抗冲击能力不足 [4] - 2024年美国单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长约11小时,同比上升80.74%,数据中心集中的弗吉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停电时长分别达962.1分钟和1614.3分钟,同比增幅高达228.59%和176.85% [4] - AI数据中心用电呈“脉冲式”特征,模型训练时电力需求瞬间飙升,导致电网电压剧烈波动,增加频率失衡和大面积停电风险 [4] - OpenAI“Orion”模型单次训练耗电量约110亿千瓦时,相当于100万美国家庭年用电量 [2] 电力短缺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 微软CEO承认公司因缺电、缺空间导致大量GPU闲置 [2] - 仅OpenAI一家计划到2033年部署的算力中心,其新增负荷就超过美国当前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的四分之一 [5] - 供需失衡推高电价,2025年8月弗吉尼亚州和伊利诺伊州居民平均电价分别达16.01美分/千瓦时和18.09美分/千瓦时,同比增长12.99%和15.81% [8] 电网升级的制度性障碍 - 土地私有制与环保法规拖慢电网升级,跨州输电项目常因土地征用纠纷延误数年,环评流程长达18至48个月 [8] - 数据中心并网审批周期普遍需要3至5年,而345kV变电站交付周期长达128周,输变电工程师缺口达20万人 [5][8] - 数据中心建设仅需两年,输电线路建设却需长达十年,电网升级速度远跟不上电力需求增长 [8] 科技巨头的应对策略与资本开支 - 瑞银将2024年全球AI相关资本支出总额预测上调至4230亿美元,并预测到2030年将达1.3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5% [9][10] - 谷歌将2025年全年资本开支从850亿美元上调至910亿-930亿美元,第三季度单季支出239.5亿美元,同比增加83% [10] - Meta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700亿-720亿美元,并暗示2026年投资将明显增长 [10] - 微软2026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达349亿美元,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10] - 科技公司正加大对核能、地热能的采购,并探索在数据中心附近自建发电厂的“表后供电”模式 [8] 潜在的解决方案与投资机会 燃气轮机 - 燃气轮机成为快速供电的关键选择,通用电气Vernova重型燃气轮机订单排产已延至2028年后,公司计划投入超1.6亿美元扩产 [11] - 西门子能源于2025年8月获得总计14吉瓦燃气轮机订单,约60%来自数据中心项目 [11] - 为支持Meta数据中心,安特吉公司获批建设三座总容量约2.3吉瓦的天然气电厂 [11] 储能配套 - 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达945太瓦时,占全球用电量近3%,较2024年增幅超一倍 [5] - 电化学储能是当前主流,美国本土产能仅能满足约25%的储能市场需求 [15] - 高盛预计AI数据中心配套的储能需求将突破200吉瓦时 [24] 核电布局 - 核电提供大规模、零碳排电力,但建设周期长,谷歌与NextEra达成为期25年、600兆瓦核电采购协议,供电需等到2029年 [17] - Meta与星座能源签订20年购电协议,核电供应要等到2027年启动;亚马逊将向Talon Energy采购1920兆瓦核能至2042年 [17]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从审批到投运仍需5至10年 [21] 算力出海 - 沙特凭借廉价能源崛起为AI新热土,其主权基金PIF的子公司HUMAIN与xAI共建超500兆瓦GPU数据中心网络,并联合AMD与思科计划在2030年前建设高达1吉瓦的AI基础设施 [22] 全球市场与投资展望 - 瑞银预测到2030年,发电、储能、电网、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年投资额将达到3万亿美元 [26] - 高盛指出电力缺口正催生燃气轮机、储能、核电、电网升级与算力基础设施五大万亿美元级赛道 [24] - 电力正取代石油成为驱动未来产业、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战略资源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