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打榜”制造高收益幻觉,理财产品是在透支信任吗?
搜狐财经·2025-11-21 23:17
"买之前看近一个月年化收益有四五个点,持有近1年收益就2%左右。"投资者王女士道出了不少理财参 与者的困惑。近日,一种利用信托专户估值规则打造理财产品短期高收益的操作,再次引发了市场对理 财公司通过"打榜"制造高收益幻觉的关注。 事实上,理财产品"打榜"行为已多次引发舆论诟病,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有分析指出,随着净息 差走低,银行从"卷表内规模"到"卷财富中收"导致银行理财规模诉求仍然较强,"规模情结"下理财公司 不正当竞争做法迭出。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资管新规的导向,也会导致新老投资者之间的不公平。 编辑 | 子衿 面对"高收益",投资者需理性决策。 新"打榜"方式引关注 本文自南都·湾财社。 采写 | 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 上述各产品突出的收益信息各有侧重,日开型产品显示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5.25%);14天、30天持 有型产品显示近一个月年化收益分别为6.54%、5.67%,其余更长期限持有型产品展示了各自年化业绩 比较基准。 近日,一种新的理财产品"打榜"方式引发市场关注。所谓"打榜",即部分理财机构为吸引投资者、扩大 产品规模,通过短期操纵业绩或不当展示收益的方式,使新发理财产品在短期内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