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 - 11月21日亚太股市普遍大幅下挫,韩国综合指数下跌3.79%,上证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跌幅均超2% [3] - 大型科技股重挫,日本软银集团股价下跌超过10%,韩国SK海力士股价下跌超过8%,中芯国际H股股价下跌超过6%,中芯国际A股股价下跌超过3% [3] - 从美股到亚太股市,包括英伟达、苹果、微软、软银集团、三星电子、中芯国际在内的众多科技股均明显下挫 [4] 下跌诱因:宏观因素 - 市场下跌主要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松动的国际联动效应影响,全球流动性预期和资金情绪趋于谨慎 [3] - 美国劳工部发布矛盾的就业数据,9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11.9万人远超预期的5万人,但失业率为4.4%创2021年以来新高,导致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陷入混乱 [3][4] - 美国10月非农就业数据因政府停摆未能发布,市场与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前缺乏重要经济数据作为决策参考 [4] - 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当前有过半交易员押注美联储12月将跳过降息 [4] 下跌诱因:行业与个股因素 - 以AI板块为代表的高位科技股下跌是市场调整的微观要素,"AI泡沫"争论不休 [3][4] - 英伟达公布全面超预期的三季度财报后,股价仍从开盘上涨5%转为收盘下跌3%,并带动其他科技股高开低走 [5] -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落空的背景下,全球流动性压力会率先传导至高估值科技股 [5] - 东吴证券指出,历史上刺破科技股泡沫的根本原因往往是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 [5] 机构观点与中国资产展望 - 多家机构认为,出海与科技创新是中国企业的结构性亮点,继续发挥供应链与技术创新优势是中国资产走出独立行情的关键 [3] - 巴克莱研究团队看好中国股票在2025年的表现,认为中国股票估值仍相对较低,且政策对科技行业支持明确,家庭储蓄有望流入A股提供支撑 [6] - 联博基金指出,尽管AI领域出现阶段性调整,但产业变革的长期逻辑坚实,中国具备技术赋能与应用题材,当前市场波动为布局优质成长标的提供良机 [7] - 瑞银投资银行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丰年,看好互联网、硬件科技和券商板块,并认为中国企业在贸易格局不确定性中已展现出较强韧性 [7]
流动性担忧叠加科技股波动 亚太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