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与报告发布 - 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并发布《"21世纪·新能新质"绿色低碳技术及应用案例(2025)》[1] 国家政策与行业背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目标是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3] - 国家计划培育包括新型储能在内的新兴产业,并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3] 优秀案例评选与技术创新 - 通过案例征集与评审,从技术类、产品类和应用类中评选出12份入围案例[4] - 隆基绿能的背接触电池技术使量产组件效率达24.8%,为全球最高,预计未来3-5年内电池效率将提升至28.5%左右[5] - 麦田能源逆变器效率高达98.6%,拥有境内外专利超100项,提供光储充热一站式综合能源解决方案[5] - 协鑫科技的颗粒硅技术碳足迹为14.44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产能达48万吨,出货量同比增长45%[6] - 熙禾智能研发基于特征声音识别的预警系统,可在热失控早期发出预警[6] - 通威股份TNC 2.0组件采用908技术,遮光面积减少90%以上,通过测试后功率衰减仅1%,30年可多发电4028万度[7] - 先导智能XBC串焊机出货量超过30GW,客户端速度不小于6800片/小时,串良率达99%[7] - 正泰安能解决方案采用优化器技术,提升系统发电效率5%–25%,结合AI测绘可在20分钟内输出个性化方案[8] - 协鑫晟能虚拟电厂体系已在江苏聚合超65万千瓦可调资源,全国聚合近100万千瓦[8] - 阳光电源智慧配电网项目为色达县3万户居民提供连续7天100%光伏稳定供电,具备毫秒级快速响应和GW级黑启动能力[9] - 天合光能微电网项目年发电量约824.8万kWh,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支撑绿色数据中心[10] - 远信储能独立储能项目规模为300MW/600MWh,投产后预计年度输送14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可满足380万户居民一年用电需要[10] - 道通科技智慧运营体系使建站周期从7天压缩至5分钟,电费成本降低45%,单站年均运营利润提升30%~50%[11]
“21世纪·新能新质”绿色低碳技术及应用案例(2025)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22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