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温铁军给出分析:中国农民三次力挽狂澜,下次再遇危机还得靠他们
搜狐财经·2025-11-22 20:40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面临着全球不确定性、内需疲软、地方财政困境等多重挑战。 尽管这些问题备受关注,但有一个群体却始终在默默支撑着中国经济,那就是农民。 温铁军,著名的农业经济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历经三次重大危机,每次都靠农民和农村的力量度过难关。 农民三次力挽狂澜,中国经济的"底牌"为何一直在农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虽然战争结束,但国家的财政几乎破产,城市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此时,农民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救命稻草"。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面对的是一片荒芜的经济局面。货币贬值严重,物价飞涨,市场完全失衡。 尤其是城市商品的价格飙升,政府急需找到解决办法。 然而,传统的经济学方法似乎并没有多大效果,而依赖农民的土地改革政策,成了一个关键的突破口。 1949年,土地改革政策顺利实施。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棉花等物资。 这一改革直接帮助稳定了粮食生产,保证了市场的供应。 同时,农民以土地为基础,将更多的生产物资投入市场,弥补了市场供应的不足。 粮食价格回落,城市物价逐渐得到控制,投机分子被打压回原形。 当时,政府通过大量增发货币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