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地位提升 - 中国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作用与地位正加速提升,“含中率”成为衡量全球整车中采用中国零部件比例的关键指标 [2][5] - 中国动力电池全球装机份额已接近70%,在智能化领域实现了从“大量输入”到“逐渐输出”的历史性转变 [5] - 预计到“十五五”末,中国汽车产量将达4000万辆,其中海外生产或销售约1200万辆,占全球产销的45%左右 [5] 供应链全球化布局新特征 - 供应链出海模式从传统的“贸易出海”加速转向“制造本土化”,创新的“双工厂”模式应运而生 [5] - “双工厂”模式指“大脑工厂”扎根中国负责工艺控制,“手脚工厂”布局海外专注末端自动化生产,通过数字化实现远程控制以应对海外技工短缺 [5] - 全球化过程中需坚持“local for local”原则,从产品设计到产业落地都要深度本地化 [13] 供应链面临的主要挑战 - 智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面临安全、技术、协同等多重挑战,底盘国产化水平较落后,其性能直接决定智能驾驶落地效果 [6] - 行业“内卷”加剧,新品开发周期压缩至20个月,零部件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降本压力 [9] - 逆全球化加深,保护主义抬头,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持续强化 [6] 构建未来供应链体系的策略 - 保障供应链安全的主路径是国产化替代,但需与全球体系有机结合,在关键环节实现本地备份的同时保持全球资源灵活调配 [13] - 需构建开放韧性的供应链生态体系,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体系输出、从地理布局到韧性网络、从资源整合到生态共赢的转变 [9] - 亟需构建完整涵盖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环节的工业品数智化供应链服务模式,以实现降本、增效、保供、合规的目标 [10] 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 - 汽车产业的竞争已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升维至体系竞争、生态竞争与价值观竞争 [7] - 以智能化、网联化为核心的AI汽车将成为产业主战场,AI将深度赋能汽车全价值链,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接近50% [6] - 中国企业以高度垂直整合为特色,成功出海需要更加开放的生态协同 [14]
智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迈向改革“深水区”
中国汽车报网·2025-11-22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