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公益伙伴昆明作答:公益转型期如何共建可持续价值?
华夏时报·2025-11-23 20:57

行业宏观趋势与战略转向 - 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需置于国家宏观战略坐标系中审视,行业正经历从“增量扩张”迈向“质量提升”的拐点 [2][3] - 国家宏观层面提出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这是资源分配结构的转折时刻,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服务业重要性凸显 [3] - 基金会行业已从“增量时代”进入“高质量时代”,基金会成立数量年增长率放缓,但净资产、捐赠收入和公益支出持续增长 [3][4] 行业发展现状与监管环境 - 2025年是《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关键一年,监管措施逐步落地完善,将推动行业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生态 [3][4] - 修订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在当前行业快速发展、治理要求提升背景下尤显关键 [7] 多元主体实践与创新路径 - 企业基金会角色从“孤勇者”转向“攒局者”,以“商业向善”为锚点,借技术破壁、共享成果,将商业智慧赋能公益慈善 [5] - 中小机构需“内外兼修”应对资源约束:对外携手伙伴联合筹款,从“小切口”切入提升服务精细化;对内加强能力建设与组织文化沉淀 [6] - 边疆地区社会组织在资源稀缺环境中以专业服务和坚守回应真实需求,在救灾等场景展现不可替代价值,行业需真正“看见、理解、尊重”其处境 [6] 地域特色与基础设施支撑 - 年会落地云南带来独特地域视角,公益合作成为深化区域发展纽带,助力谱写“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新篇章 [8] - 云南多民族共同孕育的慈善历史传统构成当代公益事业“基因库”和“灵感源”,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和公益创新提供内生动力 [8] - 健全的财税基础设施是基金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公益生态长期健康运行的基本公共产品 [7] 行业共识与未来展望 - 年会以“共建可持续价值”为主题,凝聚行业共识,为“十五五”时期公益慈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实践路径 [2][9] - 年会期间举办多场平行论坛覆盖AI+公益、困境儿童支持等细分领域,中基透明指数FTI2025等成果为探索提供数据支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