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三样”海外市场表现 - 文化“新三样”指网文、网剧、网游,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例如《黑神话:悟空》首发即登顶多国游戏销量榜,《司藤》《长月烬明》等剧集在东南亚广受欢迎 [2] -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营收达48.15亿元,微短剧应用海外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超18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出口规模将继续大幅增长 [2] - 现实题材作品如改编自《老妈有喜》的电视剧《时光正好》在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播出并反响热烈,显示传播题材已超越传统文化向现实领域拓展 [3] 内容创作的文化内核与优势 - 中国创作者的独特优势在于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例如仙侠小说作者常在经典诗词、志怪传奇中找灵感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网游注入灵魂,例如全球首款中国武术竞技游戏《永劫无间》已入选2026年名古屋亚运会电竞项目,社交养成游戏《星绘友晴天》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龙泉、乌镇等实景搬进游戏 [2] - 精品内容的核心特质在于具备坚实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品格,而非单纯追求“爽感”,行业实践如红果短剧的“果燃计划”为非遗、历史等题材提供支持 [7] 技术驱动与新业态发展 - 技术设备的迭代升级催生了竖屏微短剧等新业态,而AIGC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动画微短剧(漫剧)的新浪潮,2025年上半年漫剧累计上线作品达3000部,仅抖音平台10月份漫剧新增播放量就突破61亿次 [4][5] - AIGC技术重构内容生产与分发流程,例如浙江华策影视开发“有风”模型可让编辑30分钟内完成百万字作品评审,“国色”模型能迅速完成多语种字幕译制等 [5] - 技术创新同样关键于游戏行业,未来全球游戏行业将更强调创意和技术,尤其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需要更高质量的设计和视觉效果 [5] 产业生态与精品化战略 - 行业共识认为推动文化“新三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精品内容,优质作品即便未经翻译也能在海外得到自发传播和高度认可 [6] - 微短剧等内容作为互联网产品具备准入门槛低、高互动等特性,但打造精品需注入文化内核,行业涌现跨界融合实践,如微短剧与文旅结合使线上看剧延伸至线下体验 [7] - 为构建健康产业生态,头部平台正通过提升审核标准、加大扶持力度等手段推动品质跃升,例如嘉兴市已形成“政策扶持—人才输送—企业引领—基地支撑”的产业生态雏形 [8][9]
不止数字风口,更是文化标杆:文化“新三样”加速破圈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1-24 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