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地方融资应做到“堵后门”和“开前门”并举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24 12:09
每经记者|李可愚 每经编辑|王可然 近日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 应业)同比增长7.3%,增速比1~5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 在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趋缓的大背景下,下半年地方融资和基建投资将面临怎样的态势?7月17日,在 由瑞银举办的"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会议上,瑞银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 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地方融资"堵后门"的同时,应该开一定的"前门",应该加大地方政府 债务和专项债的发行力度,使得它们不要走更多更隐蔽的"后门"。 而接下来,又该如何协调去杠杆和保证正常融资需求之间的关系?对此,汪涛认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 控制肯定是正确的,这是降低金融风险的方向。 不过,地方政府既然有很多基建,包括PPP项目,如果控制影子信贷或其他各方面的融资,那么在"堵 后门"的同时就应该开一定的"前门",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债务)、专项债,应该加大发行力度,使它 们不要走更多更隐蔽的"后门"。"我们认为这方面对PPP项目、对地方融资渠道可能也会有一定调整,使 得下半年,尤其四季度之后基建投资可能走稳。"汪涛这样向记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