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认为,中国人工智能驱动的股市上涨远非泡沫,中国科技公司可通过专注于应用来扩大估值和盈利 [1] - 中国在人工智能货币化方面的能力可能优于美国,因中国将更多资金投入人工智能应用而非仅专注于计算能力,且专注于应用领域的中国公司估值更为合理 [1] - 市场对全球人工智能泡沫存在担忧,但对中国市场持更多乐观情绪,认为中国人工智能投资周期比美国落后约18个月,有更大增长空间 [1][2] 中国人工智能股市估值与前景 - 中国排名前十的科技公司总市值为2.5万亿美元,美国同类公司总市值高达25万亿美元,相差十倍 [1] - 美国科技公司约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40%,而中国同行仅占约15% [1] - 中国人工智能投资周期比美国落后约18个月,意味着中国有更大增长空间,能够转化为收益和收入的增长 [1] 全球人工智能投资回报现状 - 企业向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了300亿至400亿美元,但95%的企业未能获得任何回报 [6] - 仅5%的一体化人工智能试点项目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价值,绝大多数项目停滞不前,未能对利润表产生可衡量影响 [4][6] - 超过80%的企业探索或试用了ChatGPT等工具,近40%已部署,但这些工具主要提升个人生产力,而非利润表业绩 [7] 人工智能项目实施挑战 - 60%的企业评估了企业级人工智能系统,但仅20%进入试点阶段,仅5%进入生产阶段,多数失败原因为工作流程脆弱、缺乏情境学习及与日常运营不符 [7] - 扩展人工智能的核心障碍是学习问题,大多数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无法保留反馈、适应情境或随时间改进 [8] - 投资存在偏见,预算倾向于支持可见的、顶线职能,而非高投资回报率的后台办公职能 [11] 成功人工智能项目的关键模式 - 成功的买家要求针对特定流程进行定制,并根据业务成果而非软件基准来评估工具 [9] - 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的成功率是内部构建的两倍 [11] - 仅有少数供应商和买家通过直接解决学习局限性问题取得了更快进展 [9]
高盛:AI驱动的中国股市上涨并非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