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聚焦|鲜食农产品如何丰富餐桌
人民日报记者 常钦 从一根鲜食玉米的供应链完善,到一盒饺子的标准化生产;从一碗米饭的科技突破,到一桌水果类 蔬菜受青睐……鲜食农产品逐渐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从田野到餐桌,产品持续提高附加值,为 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当前,鲜食农产品发展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编者 推动标准化生产和在地化体验协同发展 从高度标准化的连锁工坊,到充满乡土气息的田园美味,鲜食农产品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塑造力。 拥有近5000家门店的袁记云饺,将"鲜"锻造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记者在一家门店采访了解到, 一盒饺子从门店现场制作完成到售卖,全程不超过3小时。一个个小店里,除了肉类产品,韭菜、白 菜、荠菜、娃娃菜、豆芽等新鲜蔬菜年消费超万吨。 在传统认知中,玉米是秋日田野的"粮食担当"。不过,鲜食玉米的出现,正逐渐改变着这一认知。 以鲜食玉米为代表的鲜食农产品正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据介绍,狭义上的鲜食农产品即鲜活农 产品,生鲜农产品仅通过分选、清洗、切分、包装等物理方式进行商品化处理;广义上来说,经过一些 简单加工但没有显著改变风味和外观的农产品,也在鲜食农产品范畴,比如真空包装的鲜食玉米、鲜食 大米、生鲜调理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