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跃迁,硬科技创业需要“工程化”动能
"对创业公司来说,确实什么都难。"SISPARK董事长、总裁张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在他看来,今天的创业公司与二十年前的外资500强有着本质区别。"那时候企业只要土地厂房,自己建 厂、招人、卖全球,政府只需提供基础服务。但现在的创业公司只有核心技术,缺钱、缺人、缺市 场。"他表示,"我们得从方方面面帮它们活下来、长起来。" 工程化门槛正在抬高 中国制造业在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过程中,对可信、可验证、可部署的工程能力的需求日益迫切。 日前,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与数学计算软件开发商MathWork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面向 初创企业加速器"项目,将为园区的AI、工业、医疗等领域企业提供工具链与技术支持。 SISPARK隶属苏州工业园。三十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已成长为全国工业产值最高、外资最密集、创新 浓度最强的区域之一。2024年,园区GDP突破4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7000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高达5.61%,反映出高科技企业占比较重。 但对于高科技初创企业来说,当前成长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SISPARK此前已布局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并与微软、华为、IBM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