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关大院”变身街区公园 深圳“无界之城”探索再进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25 22:18

事件概述 - 11月25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拆除机关大楼围墙栅栏,启动“无界南山 融合聚力”活动,旨在构建功能完整、步行友好的便民生活圈 [1][2] - 此举是响应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号召,标志着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2] - “无界”理念已写入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在后海、深超总、蛇口湾等重点片区深化,推动空间、制度、资源三重“无界” [3] 战略理念与行业趋势 - “无界”是深圳城市文明的基因,2005年建成全国首个无围墙市政府大楼市民中心,象征开放透明的制度姿态 [3] - 城市规划理念转向改善公共空间组合关系,打破惯性、封闭的思维理念,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品质 [2] - 全球创新高地如硅谷的核心价值在于开放街区中多元人群的密集连接与知识交换,“无界”理念被视为激发创新的沃土 [3] - 城市治理探索“政府统筹+市场运作+市民参与”的共建共治新路径,助力建设全球一流现代化创新城区 [3] 具体实施与项目进展 - 南山区“无界融合”将延伸至华侨城、双界河、长岭陂等两区交界地区 [3] - 11月15日,深圳大学城国际校区一期正式交付,首批入驻5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目标是建设城校深度融合的高品质国际化无界创新校区 [3] - 高水平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打造教育、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无界之城” [3] 品牌推广与指数构建 - “无界”理念将融入“深圳城市指数”(SUI)的推广实践,该指数超越传统指标,侧重于城市的创新活力、人文温度、生态可持续性和全球连接力 [4] - 借助2026年深圳承办APEC的契机,向世界展现“无界之城”的开放包容魅力,探索从“空间破界”到“治理融合”的城市规划新路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