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看见乡村”中的人文经济学
经济日报·2025-11-27 06:43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文化是一种最深 沉、最持久的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费孝通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 土中国"曾意味着一种需要摆脱的"物质匮乏状态";而在当下,乡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种意义象征 和精神归宿,焕发着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交融激荡的新活力。那么,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是以何种 深沉而看得见的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呢? 今天的乡村,一幅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湘西苗绣传承人将纹样数字化,通过 3D打印让传统技艺走进现代家居;宜兴紫砂陶艺大师开设云端工坊,让千年窑火在直播间熊熊燃烧; 福建土楼的夯土墙内,响起摇滚音乐节的热闹喧嚣;陕北窑洞的剪纸艺术,登上了巴黎时装周……在这 些图景中,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直播平台或国际范儿相融合、同乡村产业相结合,形成某种具象产品 或发展成果,在生产景观中呈现,推动着各行各业发展,并在文化自信中形成多重的再生产。文化优势 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乡村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文化的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人文经济学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生动实践,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