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分析ADI公司2023年增长放缓原因,认为主要是中国市场负增长、汽车市场库存问题和工业生产活动放缓,预计2024年情况改善,公司有望凭借汽车和工业等关键业务恢复正增长,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234.15美元 [28] 公司过往情况 - 2022年收购Maxim推动公司增长64.2%,预计模拟市场份额达17.2%,与德州仪器并列行业最高,Maxim使汽车BMS产品组合增长超100%,直接贡献41.7%的增长,其余22.5%来自有机扩张,且预计其通过更多产品发布继续推动收入增长 [4] - 此前预测2023年公司收入增长10.4%,实际仅2.4%,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22.7% [4] 各业务板块收入放缓情况 年度收入 - 2023年公司收入增长2.4%,远低于17.4%的平均增速,仅汽车(15.9%)和工业(8.0%)板块正增长,各板块较前两年均放缓,2021和2022年收购Maxim推动增长,即便排除该因素,有机增长仍分别达20.6%和32.6% [5] 季度收入 - 各板块季度收入环比下降,2023年第四季度全板块负增长,拖累公司增长至 -16.4%,2024年第一季度因工业板块放缓,收入增长恶化至 -22.7%,汽车板块第一季度正增长,通信和消费板块因行业需求疲软和库存调整呈负增长 [5][6] 增长放缓原因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 - 2023年修订后的GDP增长(2.83%)超第一季度(1.9%),2024年平均GDP增长预期稳定在2.65%,认为增长放缓并非主要因宏观经济疲软 [7] 中国市场因素 - 2023年顶级模拟芯片制造商中国市场平均收入增长率为 -11%,中国进口IC芯片数量较2022年下降10.8%,主要因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销售疲软 [7][8] 库存消化因素 - 过去两年汽车市场生产超销售,汽车制造商库存高,英特尔Mobileye指出一级汽车制造商自2022年供应紧张以来库存过剩,影响公司汽车板块增长 [7] - 工业生产增长自2022年呈下降趋势,美国去年10月增长为负,公司工业板块放缓受工业活动放缓影响 [7] 市场趋势 - 2023年PC和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恢复,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8%,预计2024年中国PC市场增长4%,全球PC市场增长11.5%,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持平( -0.1%),全球工业生产增长预计下半年回升,汽车市场芯片库存有望今年稳定 [10] 汽车业务板块 现状 - 2023年增长15.9%,是增长最快的板块,占公司收入23.7%,车内连接和电气化各占约40%收入,安全占约20%,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车内体验相关业务贡献约50%收入 [11][12] 关键驱动因素 - 电池管理系统(BMS):全球BMS市场预计以15.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公司BMS出货量增长是全球电动汽车增长的两倍,市场份额从34.5%增至46.3%,率先推出无线BMS,与罗德与施瓦茨合作推动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13][14] - 车内连接解决方案:采用Gigabit Multimedia Serial Link(GMSL)技术,第三代可处理高达12 Gbps,已被25家原始设备制造商采用,但无法确定其与德州仪器FPD - Link IV相比是否有竞争优势 [14] 前景 - 预计公司汽车板块增长受BMS和GMSL技术驱动,全球BMS市场和车内连接市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5.6%和16%,高于汽车半导体市场的10.1%,公司加权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为13%,预计2024年后增长改善,符合管理层长期“低两位数增长”目标 [15] 工业业务板块 现状 - 公司加大对工业板块的关注,研发投入超50亿美元,仪器仪表和自动化占工业板块收入超50%,2023年增长主要由医疗保健、可持续能源和航空航天与国防驱动 [16] 各子板块市场复合年增长率 - 能源管理10.5%,航空航天与国防7.6%,自动化8.2%,医疗保健5.7%,仪器仪表2.58%,整体平均为6.92% [16] 各子板块驱动因素 - 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部署,特别是智能电网技术推动增长 [17] - 航空航天与国防:全球国防在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方面支出增加,公司在该领域应用最多,有望保持领先 [18] - 自动化:工厂数字化、I/O - Link产品应用和全球计划建设超190个超级工厂推动增长 [18] - 医疗设备:市场需求和公司高质量产品组合推动增长,该子板块年收入约9亿美元,占工业收入14% [19] - 仪器仪表:连接性、人工智能辅助计算、电气化、药物发现和基因疗法等驱动增长,先进计量和测试使系统平均内容增加2 - 3倍 [20] 市场份额 - 2023年工业板块总营收增长平缓(1%),公司、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正增长,公司以8%的增长率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从25.7%提升至28.3% [22] 前景 - 预计公司工业板块受可再生能源、工厂自动化和航空航天与国防等驱动,长期增长基于平均7.2%的复合年增长率,2024年预计收入先降后升,符合管理层“高个位数”长期增长目标 [25] 库存风险 - 公司库存周转天数恶化至281天(TTM),周转率降至1.30x,预计2024年后随着汽车板块增长恢复,库存情况将逐渐改善 [26] 收入预测 |业务板块|2023年|2024F|2025F|2026F| | ---- | ---- | ---- | ---- | ---- | |工业|6555|6081|6520|6990| |增长%(同比)|8.0%|-7.2%|7.2%|7.2%| |汽车|2915|3221|3638|4109| |增长%(同比)|15.9%|10.5%|13.0%|13.0%| |通信|1620|1514|1621|1735| |增长%(同比)|-13.9%|-6.51%|7.1%|7.1%| |消费|1216|1183|1247|1315| |增长%(同比)|-21.5%|-2.67%|5.4%|5.4%| |总收入|12306|11999|13026|14149| |增长%(同比)|2.4%|-2.49%|8.56%|8.62%| - 预计2024年公司收入下降2.5%,较分析师预测乐观,2025年恢复8.6%的正增长,符合公司7 - 10%的长期复合年增长率预期 [27] 投资评级 - 基于10.6%的折现率和22.26x的EV/EBITDA终端价值,模型显示公司股票有18.11%的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从229.12美元上调至234.15美元 [28]
Analog Devices: Automotive Segment Key Driver For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