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银金融:基金互认制度优化,两地互联互通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五矿证券·2024-06-18 18: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基金互认制度优化,两地互联互通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 2024年6月14日,证监会就《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6] - 本次修订主要包括:允许管理人将投资管理职能转授、放宽互认基金内地销售比例限制等。[12][13][14] - 基金互认制度的不断优化,促进了两地跨境投资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路径,是对新"国九条"1+N政策体系的具体落实。[26][27] - 两地互联互通机制的深化,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推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意义重大。[27] 香港互认基金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14日,共有39只香港互认基金存续,其中股票型基金18只、混合型基金4只、债券型基金17只。[23] - 规模前十大香港互认基金管理人包括施罗德、摩根、恒生等知名资管机构。[24] - 香港互认基金聚焦亚太地区投资标的,以港股为主;部分债券型基金则参与美国国债、中资美元债投资。[25]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年6月14日,证监会就《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6] 事件点评 - 2015年7月,基金互认业务正式开闸,是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7] - 互认基金可分为香港互认基金和内地互认基金,近年来呈现"北热南冷"的特点。[8] 本次修订内容 - 允许管理人将投资管理职能转授、放宽互认基金内地销售比例限制等。[12][13][14] - 删除基金产品宣传推介资料5个工作日备案限制。[15] - 部分表述发生变化,如"中国证监会指定"改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16] 香港互认基金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14日,共有39只香港互认基金存续,规模前十大管理人包括施罗德、摩根、恒生等。[23][24] - 香港互认基金聚焦亚太地区投资标的,以港股为主;部分债券型基金则参与美国国债、中资美元债投资。[25] 基金互认制度促进跨境资本流动 - 国内权益市场持续低迷,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机制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路径。[26] - 基金互认规则优化是对新"国九条"1+N政策体系的具体落实。[27] - 两地互联互通机制的深化,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推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意义重大。[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