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矿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锑产业支持政策是否会复刻稀土产业政策趋势?
五矿证券· 2025-07-28 11:11
[Table_Main] 美国锑产业支持政策是否会复刻稀土 产业政策趋势? 事件描述 7 月 10 日美国国防部已同意购买美国稀土生产商 MP Materials 4 亿美元优 先股,同时提供美国国防部将提供 1.5 亿美元贷款,同时承诺在新工厂建成 后的 10 年内,确保 100%采购该工厂生产的稀土磁铁产品。美国国防部还为 钕镨氧化物产品设定了每公斤 110 美元的最低价格,期限同样为 10 年。 事件点评 锑为美国关键矿产计划的核心品种,该品种美国对我国依存度高达 63%。锑 在军工、阻燃剂、新能源等诸多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性能强化协同作 用。我国在去年执行《出口管制》以来,海外锑品紧缺加剧,内外锑价价差持 续攀升,2025 年 7 月内外价差达 27.12 万元/吨。结合 USGS 数据披露,美 国对中国的锑依存度高达 63%,但 Stibnite 项目资源禀赋突出,我们预期美 国锑产业链自给自足是大概率事件。 Stibnite 项目资源禀赋突出,可为美国锑供应提供核心支撑。Stibnite 项目作 为美国境内唯一具备规模化开发潜力的锑矿床,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其探 明锑金属量达 6.7 万吨,矿 ...
《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并重
五矿证券· 2025-07-25 17:19
《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核心原则 - 推动金融机构履行适当性义务,将适当产品售予适合客户,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理念,打破刚性兑付[3][7] 适用范围与监管要求 - 覆盖国家金融监管局监管的收益不确定且可能致本金损失的投资型产品及保险产品,明确不同业务适当性管理规定[8] - 细化销售行为规范,除保险产品外其他投资型产品适当性匹配为强匹配,规定禁止性销售行为,规范金融机构销售行为[9] - 细化风险评级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对产品划分风险等级并动态管理,按孰高原则采用并披露评级结果[11][12] - 区分投资者为专业与普通投资者,不再留转换通道,要求对普通投资者评估风险承受能力并提示风险[13] - 要求投资者自主选择、承担风险,如实提供信息,规范风险评估行为[14] 对银行理财行业影响 - 合规成本上升,信息系统升级和适当性管理工作量增加带来成本上升[16][17] - 产品设计能力有望上升,可优化产品分层管理,明确产品创新边界[18] - 中高风险理财产品占比有望上升,2018年底至2024年底理财产品投资资产中权益类资产占比从9.92%降至2.58%,预计2026年权益类资产占比或升1个百分点,新增3200亿元人民币进A股[19][22] 风险提示 - A股市场下半年表现影响理财资金入市速度 - 更严格适当性管理要求或影响中高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占比数据[5][26]
风驰“电车”系列4:储能卡点之电池日历寿命如何突破?
五矿证券· 2025-07-24 17:11
证券研究报告[Table_ | 行业专题First] 风驰"电车"系列 4:储能卡点之电池日 历寿命如何突破? 报告要点 电池日历寿命是决定储能电池实际寿命的核心指标。电池衰减的阻断和减弱 是日历寿命提升的关键,从机理上看,电池衰减有 LAM(活性材料损失)、 LLI(锂损失)、LE(电解液)和 RI(电阻)等四大原因,产业界的方案 均围绕着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日历寿命的提升主要有补锂剂等材料、液冷系统、BMS 等三大卡点。其中补 锂成为改善电池衰减第一阶段重点,液冷系统、BMS 等往往综合改进衰 减第二和第三阶段等问题。由于衰减机理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实际中的产 业方案往往多重方案并行。 国内储能电池日历寿命的提升拐点逐步有望逐步来临,我们预计日历寿命 逐步迈入 15 年关口。特斯拉旗下储能系统 Megapack 有 20 年的质保时 间,2025 年开始国内高日历寿命储能电池产品逐步量产,新能安 2025 年 推出工商业储能方案,承诺 15 年日历寿命;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实现 5 年零衰减,也在 2025 年 6 月开始量产。 从投资机会角度,建议关注补锂剂、液冷系统、电池 BMS、储能电池等板 块相关机 ...
插电混动汽车进化论:经济性带来持续繁荣,但终将因技术革命改变
五矿证券· 2025-07-21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插混汽车市场因经济性迎来繁荣,增速连续3年多超纯电动汽车,但随着纯电补能效率提升,经济性成插混市场长期繁荣关键 [1][38] - 插混汽车分PHEV和EREV两类,传统车企优化PHEV产品,新势力采用EREV路线并与纯电技术融合共享 [1] - 结合产品技术趋势和消费者用车习惯,插混将持续具备经济性,预计2030年在中国汽车市场占近40%份额,海外市场中美国需求有限,欧洲前景较好 [2] - 长期来看,自动驾驶和V2G等技术革命将加强纯电车型经济性,推动其对插混和燃油车的替代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插混汽车市场繁荣背后:经济性是基础 - 插混汽车连续超3年增速超越纯电动汽车,2021年3月比亚迪秦Plus DM - i上市后,插混销售增速一直领先纯电动,销量提升因产品经济性提升 [14][17] - 主流混动技术通过串联工作模式解决通勤油耗问题,串联和串并混联汽车使用串联工作模式时有“两个解耦”,使发动机可工作在最佳经济性状态,国内主要插电混动车型几乎都支持串联工作模式 [26][28] - 纯电补能效率不断提升,插混市场长期繁荣需要经济性支撑,纯电动汽车单车带电量增长、快充网络建设和快充车型渗透,插混汽车相对纯电的经济性成其能否长期存在的基础 [30][38] 中国插混汽车产品和技术演化:PHEV和EREV两极分化 - 成本为王,传统车企PHEV产品方案向DM - i靠拢,传统车企依托技术积累打磨PHEV产品,随着产品迭代,主力车型混动架构向DM - i的P1 + P3双电机加单挡减速器方向靠拢,吉利、奇瑞等车企在主流和经济型车型上推出单挡减速器方案促进销量增长 [39][40] - 完美过渡,新势力从EREV入局混动,和纯电技术共享,EREV在通勤场景有需求和产品力,布置灵活、车内空间有优势,产品结构简单、研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预期EREV和纯电车型平台将深度融合共享 [45][47] - 两极分化,插混技术方案格局基本清晰,插混产品定位处于纯电和燃油车价差之间,PHEV和EREV在电池需求、产品定义和车型尺寸上有明显区分,EREV定位向带备用电源的纯电动汽车演化,PHEV定位向可充电的节能汽车演化 [48][56] 终局展望:繁荣仍将持续,但经济性基础终被技术变革颠覆 - 插电混动汽车典型方案的经济性测算,以PHEV典型的A级轿车应用和EREV典型的C级SUV应用为例,插混相对经济性关键在于用户选纯电车比插混多背负的电池能否被充分利用,测算显示插混对相当比例消费者具备经济性 [59][67] - 不同尺寸汽车分动力总成的份额预测,长期看燃油车将基本被替代,中期小尺寸汽车纯电动有成本优势,大尺寸汽车中北方传统豪华品牌燃油车有一定市场,预计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插电混动汽车市占率约39%,燃油车占比约14% [74] - 技术变革对插电混动未来需求的影响,电池技术变革、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和V2G反向充电技术应用可能改变插混和纯电的经济性平衡,充电网络建设对插混影响较小 [76][80] 全球插电混合动力汽车长期市场预测 - 欧洲车企预计将重启插电混动车型研发,欧洲市场最初插混汽车为应对排放法规,2015年大众柴油门丑闻后放弃深入研发,随着中国市场成功实践,欧洲车企开始重启研发,预计未来数年销量快速增长 [82][83] - 美国市场插电混动车型竞争力不及油电混动,美国插电混动产品定义受政策干扰,用车环境使插电混动充电优势被稀释,油电混动在成本和产业链成熟度上优势明显,插电混动车型未来发展前景有限 [87][89] - 2030年不同动力总成汽车全球市场预测,假设2030年前后新技术有突破进展,纯电动汽车将替代插电混动需求,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0万辆增长至4165万辆,动力电池出货量从1097GWh提升至2590GWh [93]
宏观点评:6月经济的边际变化值得关注-20250721
五矿证券· 2025-07-21 15:44
海外宏观 - 6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50.3%,重回景气区间,关税战对经济的第一轮冲击弱化[1][7] - 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4.7万人,失业率降至4.1%,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至60.7,一年通胀预期降至5% [13] - 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7%,核心CPI同比上涨2.9%;欧盟CPI同比上涨2.3%,核心CPI同比上涨2.5%,预计美国通胀将继续上升,降低美联储降息概率[18][19] 国内宏观 - 二季度中国GDP实际同比增长5.2%,名义同比增速3.9%,较一季度降0.6个百分点,为2023年以来最低 [2][21] - 6月消费走弱,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8%,较5月降1.6个百分点;投资下降快,固投同比增速0.5%,为2022年以来最低;出口受贸易政策扰动;通缩压力大,PPI同比降3.6% [26][28][33]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5月提升1个百分点,但经济面临需求不足问题 [35] 政策 - 7月全球宏观政策确定性增强,中国政策发力点在三季度,预计下一轮政策在三季度后期出台 [3][37][38] - 7月14 - 15日中央城市会议召开,不能简单视为新一轮棚改开启信号 [3][39] 大类资产 - 近一个月中国、美国、日本股票指数明显上涨,中东地缘政治冲突缓解后油价大幅下跌 [3][40]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谈判出现反复、消费及出口快速下行[5][43]
关税战后的全球新秩序
五矿证券· 2025-07-17 17:11
关税战行动逻辑 - 4月2日特朗普发动新一轮关税战,宣布对全球加征10%基础关税及“对等关税”,中美“对等关税”一度达125%,后保留10%基础关税[14] - 去全球化源于美国贫富差距扩大,当前美国贫富差距接近历史高点,去全球化趋势或加速[23] -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目的是缩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保障国家安全和遏制中国发展[29] 关税战约束与推演 - 特朗普政府受美国债券市场稳定性、通胀压力和支持率的约束,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国债抛售或通胀上升时会退缩[35][39][42] - 关税谈判结果不确定,美国法院裁定“对等关税”违宪,上诉结果未知,最终落地关税幅度或大幅削减,略高于10%[44][45] 关税战对全球经贸影响 - 世界银行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3%、贸易量增速预期至1.8%,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至1.4%,未来关税对全球经济负面影响可控,有望避免大衰退[47][48][49] - 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压力,4、5月对美出口同比分别降21%和35%,6月PMI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降至2023年以来低点[53][55] - 长期来看,中国出口多元化和产业升级成效显著,关税战对中国经济和贸易影响有限,出口占全球比重保持在14%以上[56][66] 关税战对企业布局影响 - 转口贸易短期有机会,但美国加强原产地审查,转口地政策收紧,简单转口贸易难以为继[66][67][69] - 企业出海可规避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程度低,有提升空间,出海前景广阔[70][71] 美元与大宗商品趋势 - 美元进入长期下行周期,受高估、美国缩小贸易逆差诉求、政府债务攀升和安全性下降等因素影响,目前被高估16%[85][86][87][92] - 大宗商品有长期上涨动力,受美元周期、全球供应链重塑和各国政策脱虚向实驱动[95]
宏观研究:关税战后的全球新秩序
五矿证券· 2025-07-17 09:45
特朗普关税战行动逻辑 -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10%基础关税和“对等关税”,中美“对等关税”一度增至125%,后保留10%基础关税[12] -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目的为缩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保障国家安全与遏制中国发展[22][24][27] - 特朗普政府受美国债券市场稳定性、通胀压力和支持率约束,对外关税或大幅削减至略高于10%[28][32][34] 关税战对全球经贸影响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下调至2.3%,贸易量增速预期从3.1%下调至1.8%[38] - 乐观情形下关税战对中国经济影响略小于0.5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多元化和产业升级可缓解长期冲击[3][42][49][51] 关税战对企业全球化布局影响 - 转口贸易短期有套利空间,但美国原产地审查升级和转口地政策收紧使其难以为继[57][58][60] - 企业出海可规避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程度低,出海前景广阔[61][62] 美元与大宗商品趋势 - 美元上半年大幅下跌,长期下行趋势形成,受高估、缩小贸易逆差、政府债务和安全性问题驱动[70][75] - 大宗商品长期上涨动力强,受美元周期、全球供应链重塑和主要国家政策脱虚向实因素驱动[83][85][88][92]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不能简单理解为棚改信号
五矿证券· 2025-07-16 10:42
城镇化发展阶段 - 中国城镇化从“从无到有”“大规模扩张”进入“提质增效”阶段,2025年会议对城市工作再定位[6] 城市工作核心范式 - 会议提出七项工作方向,“集约高效”成核心范式,政府采用差异化政策[7] 棚改对比 - 2024年10月住建部宣布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规模仅为2015 - 2018年平均水平六分之一[9][12] - 上一轮2015 - 2018年每年新开工约600万套,四年累计2442万套,投资约6万亿元[9] - 本轮改造功能定位为改善人居、补足保障房,融资强调资金平衡与隐性债务管控[12] 政策趋势 - 以“棚改”为抓手的大规模刺激性宏观政策难以重现[3][12] 风险提示 - 下半年经济增速受海外不确定性挑战,财政力度偏弱,稳地产是首要工作之一[14]
有色月跟踪:掘金亚欧大陆腹地,中亚金属矿产资源全景解析
五矿证券· 2025-07-16 10: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评级为看好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16 - 18日第二届中国 - 中亚五国峰会举办,矿产是六大优先合作方向之一,中亚五国矿产丰富但开发程度低,矿业投资潜力大,中国矿企应加强投资并做好风险防范 [1] - 2025年6月宏观环境利多发酵,有色金属板块领涨,工业金属供需偏紧,战略小金属价格上涨,未来需关注美联储降息等因素 [1] - 全球多国围绕关键性矿产资源保护及开发密集出台政策,矿业领域资本运作与项目动态频发 [2][3] 分组1:掘金亚欧大陆腹地,中亚金属矿产资源全景解析 中亚五国矿产资源禀赋及开发情况 - 中亚地区固体矿产丰富,铬、铀、金和煤炭储量占全球48.0%、13.1%、7.3%和4.2%,分国别有不同优势矿产 [19] - 哈萨克斯坦铀、铜、金等资源丰富,仅10% - 15%已探明资源开发,铀产量全球最高,铜储量居全球第11位,金储量居世界第10位 [20][23][25] - 乌兹别克斯坦以铜、金矿开发为主,探明铜储量2500万吨,金矿储量5991吨,居世界第10位,还发展战略稀有金属开发 [30][34][35] - 吉尔吉斯斯坦金矿开发程度高,其他矿种未充分开发,已发现原生金矿床近2000处,2023年黄金产量3.2万千克 [39][40] - 塔吉克斯坦黄金、白银、锑资源优势明显,开发程度低,中国矿企布局较多,2023年锑产量2.1万吨,为世界第二大锑精矿生产国 [41][43] - 土库曼斯坦油气、钾盐资源丰富,天然气探明储量约19.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钾盐储量全球领先 [44][45] 中亚五国矿业环境及政策 - 中亚各国出台吸引外资政策,矿业开放程度提高,但资源保护主义抬头、强化本土化供应链建设 [46][51] - 各国矿业权规定不同,税收政策有差异,吉尔吉斯斯坦税收最低,塔吉克斯坦矿产开采税率较高 [49][50] 对中国矿企的建议及风险提示 - 中国矿企应加强对中亚五国优质矿产投资,兼顾开发程度高与潜力大的品种,把握勘探机遇,灵活选择投资模式 [53] - 需注意政策不稳定、矿权管理不规范和矿产品销售等风险 [54][55] 分组2:市场行情:铜铝高位震荡,战略小金属价值重估 二级市场 - 6月有色金属板块领涨,锂电化学品涨幅最大 [56] 工业金属 - 铜:美铜关税预期和LME库存低位使沪铜高位盘整后拉升,6月涨幅2.4%,预计232关税落地前易涨难跌 [58] - 铝:氧化铝价格承压收跌6.9%,沪铝偏强运行收涨2.4%,电解铝利润扩大,铝价偏强 [62] - 铅:供应端收紧,6月沪铅先抑后扬收涨3.2%,需求旺季预期提供支撑 [63] - 锌:消费支撑不足,6月锌价区间震荡,预计维持偏弱震荡 [64] - 锡:矿端紧缺延续,6月锡价高位震荡收涨7.7%,需求边际改善,预计震荡偏强 [65] - 镍:基本面偏弱格局未见改善,镍价低位震荡 [66] 其他金属 - 锑:国内外价差持续拉大,6月锑精矿进口量环比减少15%,光伏需求拉动消费,锑价或偏弱运行 [142] - 稀土:轻重稀土价格走势分化,6月氧化镨钕价格涨1.4%,氧化铽价格降2.4%,预计延续窄幅震荡 [143] - 钛:钛白粉价格持续走低,海绵钛下游需求分化,市场将坚挺运行 [144] - 钼:6月钼价创年内新高,短期有望继续上涨,中长期看好 [145] - 钨:6月钨价创历史新高,中国供给侧政策是主因,长期向好 [146] 分组3:政策变化:新《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各国密集出台矿产资源保护政策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多方面有新突破 [190] - 商务部称对符合规定的稀土出口申请将予以批准,加强合规申请审批工作 [191] - 工信部等9部门发布《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 - 2027)》,明确未来三年核心工作 [192] - 美国对钢铝及衍生品关税加征率提高到50% [193] - 津巴布韦2027年起禁止锂精矿出口 [194] - 厄瓜多尔重启矿业特许权登记 [196] - 刚果(金)延长钴出口禁令三个月 [197] 分组4:重点行业及公司变化 - 巴里克矿业战略转向,斥资百亿押注铜矿业务 [198] - 中矿资源纳米比亚Tsumeb铜冶炼厂因铜精矿供应紧张停产 [199]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 [200] - 西部黄金斥资16.5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金矿 [201] - 中国有色矿业拟1176万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铜矿10.5%股份 [202] - 艾芬豪矿业下调Kamoa - Kakula铜矿产量目标 [203] - 澳大利亚Lynas稀土公司生产出重稀土氧化铽 [204] - 西部矿业玉龙铜矿三期项目获核准批复 [205] - 东方钽业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亿用于钽铌产业链升级 [206] - 耐普矿机拟投建哥伦比亚Alacran铜金银矿项目 [207] - 洛阳钼业完成厄瓜多尔凯歌豪斯金矿交割 [208] - 紫金矿业拟12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项目 [209] - 火烧云年产60万吨铅锌冶炼工程投料生产 [211]
固态电池系列2:从底层逻辑上看全固态电池难点和产业节奏
五矿证券· 2025-07-14 1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气设备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固态电池完成初步技术收敛,以硫化物为主,但固固界面问题是最大难点,产业爆发需跨过材料和设备两大难关,或处于新能源车2009 - 2010年阶段,预期2027年左右有少部分示范性装车,2030年左右小规模量产,2030年后大规模量产,投资上建议关注硫化物电解质、硫化锂及等静压、辊压设备等中长期机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固态电池起源与判定 - 全固态电池起源于上个世纪,在锂金属锂枝晶安全问题上有替代锂金属负极和替代电解液两种方案,当下全固态电池受关注;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判定方法,样品破口目视检测无液体渗出,120℃真空干燥6小时后失重率<1%,则判定为全固态电池 [9] 全固态电池难点 - 技术收敛以硫化物为主,但固固界面问题是最大难点,性能完善和降本是产业重点,降本有相对清晰路径;电池日常循环膨胀使保持固固有效接触困难,制造中可通过等静压等方案,使用中保持良好加压难度大 [10][14] - 硅基负极渗透率加速期将带来更大挑战,硅负极膨胀远高于石墨负极,对固固界面问题提出更大挑战,带来设备工艺难点 [11][12] 全固态产业爆发难关 - 需材料和设备两大方面配合,实现合适堆叠压力是关键,全固态产品核心指标可能是工业标准下的真实循环寿命,1000圈是初步目标 [17] 材料方面 - 硫化物电解质存在空气敏感性和材料成本下降等问题,降本路线相对清晰,难点在稳定性控制;性能上稳定性略差,与水结合产生硫化氢,目前依赖手套箱环境操作,未来需搭建低露点生产线;成本上降本取决于原材料硫化锂,其化学性质活泼,高纯度产品处于小规模实验室生产阶段,价格高昂,预计50万元/吨是产业化拐点,生产工艺有固相、液相、气相三种路径 [18] 设备方面 - 全固态电池制备需制造端压力和堆叠压力,制备压力可通过辊压、等静压等设备完成,堆叠压力难度大,过大压力会破坏材料形变;等静压是制造端加压方案之一,但需解决规模化和大型化问题;干法电极与全固态电池搭配安全性潜力大,但正极干法电极难度较大,良品率有提升空间 [20][23][26] 电池核心性能 - 消费者使用场景下循环性和循环中倍率稳定性是产业初期关键,全固态电池倍率性能侧重循环使用后的倍率稳定性;目前企业固态电池实验室阶段良品率60% - 70%,中试线低至40 - 50%,良品率爬升需时间 [28] 全固态电池产业阶段 - 全固态电池或处于新能源车2009 - 2010年阶段,此阶段是政策催化、技术路线收敛、产业链完善时期,伴随中试线放大、送样测试和示范装车等;半固态电池2022年1月首次装车后,仍在进行性能提升和降本工作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