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将持续增长,受益于政策、宏观经济因素、有利的人口结构、日益增长的公民消费能力以及更广泛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这些因素推动产业内商机涌现,积极影响国内对生命科学相关商业地产的需求,尤其是报告提及的五个城市市场 [6][9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命科学相关政策 - 现行主要政策包括“十四五”规划,推动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20 - 2030年期间实现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等目标 [11][13] - 近期相关政策,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聚焦生物经济发展,推动行业创新增长点,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优先审批政策;近年还颁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其他生物医药领域相关国家级政策 [14][16][20] 生命科学行业宏观驱动因素 - 生命科学行业增长,全球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近年扩展,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刺激,未来预计进一步增长;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成熟,全球市场增长对其有积极连锁反应,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7.6万亿元,预计2027年达13.0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9.5%;未来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将持续增长,受益于多方面因素 [23][25][27] - 人口结构,中国人口结构朝有利于生命科学企业方向发展,到2035年老龄人口预计达4.09亿,占比28.5%,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可能超劳动年龄人口 [6][28] - 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公民消费能力,中国医疗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连年增长,2022年占比7.05%,人均卫生总费用6,010元;预计2027年药品支出超1,940亿美元 [31] - 国家医疗保险覆盖,国家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本世纪初不到三分之一人口有医保,现在几乎100%人口有医保,未来医疗保险市场将继续增长 [32] - 生命科学研究和创新,中国有众多生命科学相关院校,为科研创新奠定基础;中国在生命科学研发开支上不断投入,已成为重要生物制药市场,未来将开辟新商业渠道,增加研发支出,推动创新 [34][35][38] 生命科学行业动态 - 行业投融资,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医疗健康行业一级市场发生1,647起投融资个案,融资金额829.2亿人民币;江苏、广东和上海融资个案最多,江苏、上海和广东总投资额占大头 [41][44] - 行业创新,药品类创新,2023年药品注册申请申报量持续增长,审结15,713件,同比增加28.80%,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40个品种等;医疗器械创新,2023年批准创新医疗器械61个,部分产品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50][51][53] - 行业并购,2023年美国录得88笔交易,总价值1,393亿美元,中国交易数量排名第二 [48] - 行业许可引进/输出交易,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许可引进/输出交易共240笔,较2021年增长50%,许可输出交易70笔,总价值超350亿美元,许可引进交易170笔,比2021年增长32%,比2022年增长58% [56] 生命科学行业地产市场及前景展望 - 相关企业设立/规模拓展,北京诺诚健华创新药基地、恒瑞医药北方运营总部和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上海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莫德纳中国研发生产总部等项目开工建设 [60][61] - 北京市场,简介为北部昌平、海淀在创新研发领域有优势,南部大兴和亦庄兼顾研发与生产;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为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等细分产业,未来有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等供应项目 [64][68][69] - 上海市场,简介为构建“1 + 5 + X”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聚集众多企业;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为扩大产业发展多样性,未来有哈雷路899号项目等供应项目 [72][76][77] - 深圳市场,简介为坪山、光明、大鹏新区生命科学产业各有发展;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为专业型产业园入市助力产业发展,未来有深港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供应项目 [79][83][84] - 广州市场,简介为生命科学产业是重点发展产业,形成一定产业集群;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为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目标产值2,100亿元,未来有大湾区协同创新中心等供应项目 [86][90][91] - 苏州市场,简介为形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区域差异化集聚区,集聚优质企业;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为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吸引企业,未来有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五期E区等供应项目 [92][96][97]
中国生命科学政策导向及产业园研究报告
戴德梁行·2024-06-21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