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
万联证券·2024-06-24 10:01

核心观点 - 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家电出口链有望持续受益,维持家电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经营稳健具有较高分红预期的龙头标的、出口链相关机会以及具有第二增长曲线的相关个股 [5] - 2024 年下半年房地产政策端将从多维度支持行业去化,需求端一二手房总体成交总量有望保持相对稳定,新房市场销售有望持续筑底,投资端预计仍下滑,建议关注财务健康、销售稳健、土储充足的开发板块优质个股以及估值低位的优质物业管理公司 [16] - 2024 年一季度天坛生物收入稳健,盈利能力提升,预计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58 亿元/16.39 亿元/19.92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21] - 5 月中债登托管增速回升,带动债券托管增量环比放大,预计债市整体维持窄幅震荡 [31] - 2024 年中期信用债市场一级市场产业债放量带动净融资走强,二级市场债市走牛信用利差压缩,信用风险整体可控,不同类型信用债投资需关注不同要点 [35] 家电行业 出口数据 - 5 月家电出口数量/出口金额(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29.7%/19.6%,1 - 5 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24.6%/14% [6] - 5 月空调出口数量/金额(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39.5%/23.3%,1 - 5 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17.2%/7.4%;冰箱出口数量/金额(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15.4%/13.4%,1 - 5 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26.5%/23.1%;洗衣机出口数量/金额(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18.3%/8.1%,1 - 5 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25.1%/16.1% [6] - 5 月电视出口数量/金额(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19.2%/23.3%,1 - 5 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6.1%/13.2%,其中液晶电视 5 月出口数量/金额(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18.9%/23.1%,1 - 5 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5.8%/13.4% [6] - 5 月微波炉出口数量/金额(美元)分别同比变动 +2.8%/-6.2%,1 - 5 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9.2%/0.7%;吸尘器出口数量/金额(美元)分别同比变动 +26.9%/+13.7%,1 - 5 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25.2%/13.7%;电扇出口数量/金额(美元)分别同比变动 +67.7%/+38.2%,1 - 5 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48.9%/22.1% [6] 房地产行业 市场回顾 - 2024 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整体表现较弱,上半年(截至 6 月 16 日),房地产行业(申万一级行业)下跌 11.37%,沪深 300 上涨 3.22%,明显跑输大盘 [17] - 2024 年 Q1 末公募基金重仓 SW 房地产行业的总市值为 256.7 亿元,占基金重仓 A 股市值规模 0.95%,较标配比例低 0.54pct,环比 2023 年末下降 0.23pct,持仓比重续创 2012 年以来新低,行业主要个股估值处于低位 [17] 政策 - 2024 年 4 月政治局会议首提“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去库存”成为政策新的发力方向之一 [17] - 针对未开发土地严控新增,存量可采取政府收回/市场流通转让/企业继续开发的方式盘活;针对已竣工尚未销售的在建库存,可通过地方政府进行收储;多地出台“以旧换新”政策,盘活存量住房;针对其他可售项目,持续出台降低购房成本相关政策,刺激需求释放 [17] - “517”新政从需求端进一步释放利好,降低购房成本,提振市场信心,供给端聚焦于“防风险、促转型” [17] 需求 - 房价上涨预期变化、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不足等因素抑制购房需求释放,但居民对于高品质住房需求总量基础仍在,随着房贷利率持续下行或吸引资金流入楼市 [17] - 预计 2024 年购房需求总量保持相对平稳,新房市场有望筑底,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 [17] 供给 - 2024 年 1 - 5 月到位资金为 4.2 万亿元,同比下滑 24.3%,与房企融资相关的资金下滑幅度更小,与销售端相关的到位资金下滑幅度明显扩大 [17][20] - 房企拿地态度谨慎,土地市场成交规模持续收缩,新开工持续承压,竣工端整体承压,2024 年保交付政策预计仍将持续推进,但全年竣工端仍将承压下行,投资端预计全年仍承压下降 [20] 天坛生物 2024 年一季度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 12.22 亿元,同比下滑 5.42%;归母净利润 3.17 亿元,同比增长 20.91%;扣非归母净利润 3.13 亿元,同比增长 23.82% [21] 投资要点 - 受 2023Q1 高基数影响收入同比下滑,但公司单采血浆站分布广、数量多,未来随着新设浆站投入使用及成熟,业绩有望随采浆量提升逐步兑现 [21] - 2024Q1 毛利率 56.08%,同比增加 10.08 个百分点,因子类产品逐步发力推动盈利水平提升;三项费用率合计 12.22%,同比减少 0.55 个百分点,净利率提升 7.58 个百分点,达 35.36% [21] - 公司在重组人凝血因子类和人免疫球蛋白类产品研发领域领先,在研管线丰富,新产品有望优化收入结构,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21] 债券托管 总览 - 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总托管余额为 146.49 万亿元,较上月增加 2.38 万亿元,其中中债登总托管余额为 107.77 万亿元,较上月增加 1.38 万亿元,增量主要来源于国债和地方债;上清所总托管余额为 38.72 万亿元,较上月增加 0.99 万亿元,增量主要来源于同业存单 [31] 分券种 - 利率债方面,国债托管增量大幅回正,地方债低位回升,政金债增速放缓,5 月利率债托管总增量为 14,132.94 亿元 [31] - 信用债及存单方面,中票托管量增幅收窄,其余券种托管量环比负增,同业存单托管增量持续上升,信用债托管总增量为 126.25 亿元 [31] 分机构 - 商业银行全面增利率,持续减信用及存单;广义基金政金债由减转增,存单持续增配;证券公司利率、信用减持为主,存单持续增配;保险机构利率、存单全面增持,信用整体小幅减持;信用社利率持续增持,存单转为减持;境外机构利率、信用及存单全面增持 [34] 债市杠杆率 - 2024 年 5 月债市杠杆率为 106.8%,环比 -0.5pct,同比 -1.3pct [34] 总结与展望 - 5 月供给放量带动债券托管增量环比回升,欠配行情下机构大多净买入,预计债市整体维持窄幅震荡 [34] 信用债投资 市场回顾 - 一级市场信用债供给呈现城投弱、产业强的格局,产业债放量带动信用债净融资整体走强,高评级主体为发行主力,中长期限信用债发行放量 [35] - 二级市场资产荒逻辑延续,债市持续走牛,信用利差极致压缩,3Y 品种表现最好 [35] - 信用风险方面,地产链风险继续释放,整体信用风险可控 [35] 城投债 - “遏增化存”政策基调延续,化债方案持续推进,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加强,多数区域非标占比持续压降,城投存债规模显著下降,化债阶段性成效显著 [35] - 城投供给结构变化显著,优质区域、高层级主体发行规模集中度提升,发行期限明显拉长,市场下沉资质挖掘票息,行情逐步由短端扩散至中长端,各等级、期限收益率、信用利差全面下行 [35] - 化债背景下,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城投打破刚兑的风险仍不大,但重点区域城投信用利差大幅压缩,利差保护不足,存量城投债估值水平整体偏低,高票息挖掘难度持续增加 [35] 地产债 - 政治局会议定调地产“去库存”,517 地产新政多箭齐发,政策放松力度加大,但行业基本面仍偏弱,地产销售持续下滑,商品房库存高企,新开工、竣工面积均承压,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探 [35] - 政策利好落地后,5 月地产各项数据降幅略有收窄,行业修复信号初步显现,地产融资低迷,央国企贡献主要增量 [35] - 政策预期博弈主导地产债行情,信用利差全面压缩,市场情绪整体偏谨慎,中高等级品种信用风险相对可控,利差下行动能更强 [35] 周期债 - 钢铁债:钢铁行业供需两端均承压,盈利水平回落至历史低位,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24Q1 钢铁行业信用利差全面上行,Q2 以来钢价小幅反弹,行业利润降幅边际收窄,钢铁债利差大幅收窄 [35] - 煤炭债:低库存、山西煤炭减产等因素导致煤炭供给不足,需求端刚性偏强,煤炭价格维持低位震荡,煤企盈利水平显著下滑,2024 年年初至 4 月下旬,煤价震荡下行,煤炭债信用利差震荡走扩,4 月下旬以来,煤价底部反弹,信用利差全面下行 [35] 二永债 - 商业银行“补血”需求提升,带动资本补充工具发行提速,二永债作为利率波动放大器,收益率整体跟随无风险利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全面收窄,3Y 二永债收益率及信用利差下行幅度相对显著,历史分位数水平普遍降至 1%以下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