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周二A股继续下探,上证指数跌0.44%报2950点,深证成指跌0.83%,创业板指跌1.82%;沪深两市成交额0.65万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33.67亿元;申万行业中房地产、社会服务等领涨,电子、通信等领跌;概念板块中,青蒿素、工业母机等领涨,国家大基金持股、汽车芯片等领跌;港股方面,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25%报18072.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6%;海外方面,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下跌,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多数上涨 [16][19] - 近期转债快速回调,低价转债价格全面下行,除评级下调外,市场对正股退市、转债到期回售违约的担忧加大也是本轮调整主因,市场风险偏好整体处于低位;随着低价转债全面回调,高YTM策略收益空间有望再度打开,建议关注高等级、业绩有支撑的低价错杀转债的估值修复机会 [7] - 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加速之年,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工业机器人市场逐渐成熟,2025年工业机器人密度有望较2020年翻倍;建议关注受益于行业未来大规模应用的产业链潜在核心标的和已进入或有望进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公司 [11][13] - 传媒行业2024年上半年行情表现回落,下半年把握游戏、影视双主线,企业积极探索业务新增长点,小游戏、微短剧新生态发展迅猛,同时关注AI赋能行业多个领域,利于企业降本增效,推动整体市场全新发展 [23] 市场回顾 - A股市场:周二上证指数跌0.44%报2950点,深证成指跌0.83%,创业板指跌1.82%;沪深两市成交额0.65万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33.67亿元;申万行业中房地产、社会服务等领涨,电子、通信等领跌;概念板块中,青蒿素、工业母机等领涨,国家大基金持股、汽车芯片等领跌 [16][19] - 港股市场: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25%报18072.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6% [16][19] - 海外市场: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76%报39112.16点,标普500指数涨0.39%报5469.3点,纳指涨1.26%报17717.65点;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下跌,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多数上涨 [16][19] 重要新闻 -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强调要把握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深化科技交流合作,维护开放市场环境,反对“脱钩断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引导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 [15][19] - 人大常委会上,国务院报告明确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点工作,包括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行业等多项举措 [16][19] 转债信用风险分析 - 评级调整情况:转债发行人评级调整预计7月底披露完毕,节奏较往年偏慢;6月中旬以来,转债发行人跟踪评级报告披露提速,截至6月24日,14家转债主体公告评级下调,下调后评级均为AA级及以下,预计近期评级下调数量将继续增加,市场风险偏好大概率维持低位 [7][22] - 评级下调主体情况:已公告评级下调转债主体业绩均明显承压,下调原因包括公司盈利指标弱化等;市场对正股退市风险和转债违约风险更担忧,相关转债估值持续承压 [22] - 评级下调影响:此次评级下调影响超预期,市场对信用扰动敏感度显著提升,近一周评级下调首日转债跌幅明显加大,正股跌幅相对偏小;随着转债市场快速调整,转债信用风险将逐步出清 [22] 机器人行业分析 人形机器人 - 政策支持:2023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颁布一系列政策,《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其有望成为颠覆性产品 [12] - 供给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进展迅速,预计2025年有1000多个或数千个在特斯拉工作,量产及商业化落地提上日程;国内重量级玩家增多,正加速涌入市场并推进量产节奏;软件方面,AI大模型领域产品竞相涌现、持续迭代;硬件方面,国产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仍有机会 [12] - 需求端: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催生机器代人需求,打开养老服务类机器人市场空间;用工成本攀升,特斯拉CEO表示Optimus未来售价有望低于2万美元/台,机器换人性价比未来有望体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达200亿美元 [12] 工业机器人 - 行业现状: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下游应用广泛,2024年1 - 5月累计产量约22.78万台,累计同比增长8.9%;自2021年起,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比重超一半,2022年密度为392台/万人,2025年有望达500台/万人左右 [12][13] - 市场格局:全球机器人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国产品牌迅速崛起,2023年内资市场份额占比首度突破45%,市场格局有望重塑,行业加速洗牌 [13] 投资建议 - 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加速之年,建议关注受益于行业未来大规模应用的产业链潜在核心标的和已进入或有望进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公司 [13] 传媒行业分析 行业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行情表现回落,截至2023年6月21日申万传媒行业下降20.57%,在申万各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跑输沪深300指数及创业板指;行业估值PE - TTM震荡调整,近期回落,低于近六年均值水平 [23] - 消费复苏带动市场回升,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24Q1营收同比上涨,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环比均呈周期性变化态势 [23] 投资主线 - 游戏:2023年中国游戏市场回暖,随着版号常态化发放,新品上线节奏维稳,移动端热门IP及客户端3A大作新游受关注;各大游戏厂商以小游戏为增长点,开拓新玩法等,挖掘海外市场机会,探索发行新模式;建议关注游戏储备丰富等的头部公司 [30] - 影视:微短剧品类特色成熟,市场规模高速增长,随着监管加严和优质公司入局,逐渐精品化、专业化、规范化;2024年平台将深挖微短剧商业价值,构建营销新模式,促进与多行业深度融合;建议关注聚焦会员内容制作、微短剧表现突出的视频平台 [30] - 生成式AI:自身发展在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在影视、游戏等传媒互联网细分领域广泛应用,能提升内容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建议关注已有生成式AI应用落地的公司 [30][31]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
万联证券·2024-06-27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