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趋缓,外需韧性较强 - 6月制造业PMI持平上月,反映制造业经济活动进一步放缓,供需分项均有所放缓,需求不足仍是主要原因[2] - 工业增加值同比较上月回落1.1pct至5.6%,工业生产小幅降温也与6月PMI低于荣枯线数据相印证,或是由于五一假期导致月内工作日减少对生产数据形成拖累[2][5] 内需动力仍相对不足 - 5月社零数据反弹,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假期效应、促消费政策的效果显现,以及购物节提前开卖调动了居民消费的积极性,但整体恢复速度仍较疫情前偏弱[2][6] -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投资的主要贡献项仍是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而房地产投资依然是主要拖累项,房地产行业基本面依然疲弱,房地产投资与销售数据仍在筑底阶段[2][8] 外需保持韧性 - 5月外贸数据表明出口依然延续较高景气度,与多数海外经济体5月份PMI维持扩张相印证,指向外需依然有韧性[2][7] - 随着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经济体逐渐进入补库周期,海外降息周期逐步开启,制造业景气度有望延续上行趋势,包括东盟、俄罗斯在内的"一带一路"国家仍是外需的重要支撑[2] CPI同比走平,PPI环比转正 - 5月食品项对CPI的拖累有所减弱,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而环比结束了此前六个月的负增长[2][36][37] - 未来随着需求有望得到改善,多项稳增长、稳物价政策的落地,物价水平将从低位企稳回升,CPI同比或将有望位于正增速区间,PPI也将延续回升态势,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2][36][37] 社融增速小幅回升,企业资金活化程度有待提升 - 5月社融增速小幅回升至8.4%,政府债券多增助力社融企稳[2][44][45] - 居民短期、中长期贷款均已连续四个月同比少增,表明居民消费需求和购房意愿同比依然较为疲弱,但环比有所改善,或受到"五一"假期提振[2][46] - M2-M1"剪刀差"进一步走阔,表明企业资金活化程度依旧较弱,未来随着企业预期逐步改善、政策监管冲击减弱,对于M1增速的拖累有望减弱[2][48][49] 政策层面 - 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59][60][61][62][63][64][65][66] - 6月底政治局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7][68][69][70][71][72][73][74]
宏观研究月报20240702:经济仍处于弱修复区间
麦高证券·2024-07-03 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