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金宏观·双循环周报(第65期):详解国债借入操作的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
华金证券·2024-07-05 21:00

国债借入操作如何影响基础货币和长期国债收益率? 第一步:央行借入国债,同时增加非储备信用,基础货币不变 - 央行通过"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资产端增加国债持有,负债端增加非储备信用,不增加基础货币投放 [7][8] - 这与央行此前发行央行票据的操作性质一致,都不会增加基础货币 [7] - 央行需要考虑对商业银行借出国债的合理补偿,定价或利率水平的确定机制将代表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 [7] 第二步:央行将借入的国债卖出,回笼基础货币,并抬升利率曲线 - 央行择机卖出借入的国债,资产端减少"对中央政府债权",负债端减少非现金的其他储备货币负债,实现基础货币回笼 [9][10] - 商业银行重新增加国债资产,准备金存款相应减少,不能用于信用扩张的"对中央银行债权"增加 [9][10] - 两步骤合并后,央行实现了结构性的基础货币回笼,并向长端国债收益率形成利率曲线内的传导 [10][11] 总结 - 央行实施国债借入操作时,不会造成国债供需和基础货币的变化,但可能通过政策信号传导影响长端国债需求预期,长端国债收益率可能提前上行 [11] - 在央行卖出借入的国债时,短端资金面利率将因基础货币回笼而率先走高,长端国债收益率则在资金面趋紧导致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优化中上行 [11] [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