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6月非农就业稳定增长,失业率小幅上行但主因劳动参与率反弹,时薪增速高位小幅回落,劳动力市场整体仍然偏紧,但5月新增就业大幅下修,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两次的信心有所回升[1][2] - 综合劳动力供需结构,6月劳动力供给有所增加,政府部门、主要服务业和建筑业就业强劲,制造业就业降温;但同时劳动力需求仍然较为活跃,供不应求的缺口小幅扩大,显示未来美国失业率仍可能再度下行,薪资增速可能反弹,二次通胀风险并未消除[2][7] - 当前通胀不但黏性较大,甚至如果失业率连续上行还有可能导致通胀更大的上行风险。而稳定的就业增长趋势,恰好基本对应美联储年内降息两次的路径[2] - 相较之于美国经济和通胀双向窄幅波动但黏性趋势相当确定的现状,欧元区、日本、英国等其他发达经济体因内需不足、供给见底恢复而可能加速由通胀转为通缩的概率事实上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从而我们维持美元指数下半年仍趋于上行的展望[2] 报告内容总结 美国就业市场分析 - 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20.6万人,稳定增长,但5月数据大幅下修[1][2] - 失业率连续第3个月小幅反弹0.1个百分点至4.1%,主要原因是劳动参与率反弹0.1个百分点(62.6%)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加[2] - 平均时薪环比0.3%,同比从5月上冲的高位水平回落0.2个百分点至3.9%,处于偏高区间震荡[2][8] - 政府部门、专业商务服务教育医疗、信息金融地产服务业大类、建筑业新增就业较为强劲,而制造业单月减少0.8万人,表现相对疲弱[7] - 在就业稳定增长的背景下,美国劳动力缺口仍扩大6.0万人至133.0万人,显示劳动力需求仍然较为强劲[2] 通胀和货币政策分析 - 当前通胀不但黏性较大,甚至如果失业率连续上行还有可能导致通胀更大的上行风险[2] - 稳定的就业增长趋势,恰好基本对应美联储年内降息两次的路径[2] - 相较之于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等其他发达经济体可能加速由通胀转为通缩的概率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美元指数下半年仍趋于上行[2] - 国内货币政策在国债借入操作公布后已经更加明确地转向中性,我国经济政策的主角仍是中央财政的结构性高效率扩张以刺激有效内需[2]
美国就业数据点评(2024.6):美国就业市场趋稳,“二次通胀”风险是否消退?
华金证券·2024-07-07 10:00